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733 章 钟书记借刀杀人?(第3页)

林华西快速地粗略浏览了一遍询问内容,没料到竟然冒出了进口冬青这么一个说法。他不禁眉头紧锁,神色愈发凝重,看完所有材料后,抬起头看向副书记郑成刚,问道:“郑书记,对于这个事情,你怎么看啊?”

郑成刚挺直腰杆,认真地回答道:“林书记,这次调查,我们只是初步把情况摸了回来。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在工业开发区,除了廖自文同志不太清楚情况外,其他人都坚称采购的是进口冬青。廖自文同志作为书记,会议是在行政办公会上讨论的,他对具体细节不知情,这也情有可原。”

林华西已经习惯了纪委书记的角色,政治上早已历练得成熟稳重。他心里很清楚,就冬青这一个报价单而言,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市委书记钟毅却揪住不放,背后必定另有深意。稍加思索,他便明白了其中的逻辑,钟毅书记这是要借冬青之事大做文章,以此来敲打敲打唐瑞林,拿下胡晓云,整顿一下当前的工作作风和官场风气。

林华西微微摇头,神色严肃地说道:“郑书记,你若这么看,那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太过肤浅了。钟书记当众发火,已经三番五次做出批示,强调要彻查冬青这件事。你现在调查的结果是要去北美洲调查冬青,你觉得就这么个扯淡的结果,我拿去交给钟书记,能过关吗?”

郑成刚微微一愣,随即说道:“林书记,能不能过关是一回事,可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事实就是如此呀。这种会开花能结果的进口冬青,市场价格肯定要比咱们大院里常见的普通冬青贵不少,这也是合理的市场差异。”

林华西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说道:“会开花会结果?材料里哪一处明确写了会开花会结果?什么冬青还开花结果?既然没有相关表述,那就是情况没说清楚,怎么能把责任全都推到一个做会议纪要的办公室主任身上呢?况且,这个商恒华现在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却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他。过不了关啊同志。钟书记要是真想这么简单了事,何必一大早专门安排你带队去调查呢?这不是要弄人嘛。郑书记,这份报告,先不说交给钟书记,在我这儿就通不过,你拿回去,重新调查。”

郑成刚面露难色,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说道:“重新调查?林书记,可重新调查该从何处入手呢?”

林华西心里明白,郑成刚从高校来到纪委任职,为人正直坦率,是嫉恶如仇,但思维比较直接,一直觉得冬青这件事有些小题大做。但他没有从政治层面去深入思考,实际上,这背后是钟毅书记要借此事整肃官场。作为市委领导下的市纪委,必须紧密配合市委的工作部署,将这台“戏”唱好。

林华西耐心地解释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虽然从事纪委书记工作时间不长,但也深知一个常见的道理,那就是一旦遇到调查,串供就是最常见的手段。重新调查其实并不复杂,你把那些参与会议的班子成员一个一个单独叫来询问,而且不要在市纪委进行,找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军分区,拘留所都可以嘛。问问他们,什么产品都不知道,就进口的?就敢表态?是渎职还是失职,难道真的想对抗组织调查?不要着急,让他们说清楚再回去,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几个人敢不说实话?”

郑成刚面露犹豫之色,说道:“林书记,这样做会不会不太好?钟书记一直强调要维护稳定,注重团结。咱们在这个时候把那些人叫过来单独问话,动静会不会太大,容易搞得人心惶惶。要是钟书记怪罪下来……”

话还没说完,林华西便斩钉截铁地说道:“钟书记怪罪下来,我来承担。现在当务之急,我们要的是客观事实。你现在提供给我的材料,只是你根据当前询问所认定的事实,并非真正的客观事实。郑书记,到了这个时候,你难道还不明白钟书记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钟书记想要的是事情的真相,是经得起检验的客观事实啊。”

林华西看着郑成刚脸上依旧带着一丝犹豫,心里清楚他还是觉得市纪委和市委是在小题大做,对揪住同志们的问题不放有所抵触。林华西在省煤炭局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他深知胡晓云在生活上作风不检点,这种人怎么可能被作风严谨的钟毅书记容忍。之前是看在齐永林的面子上,对胡晓云有所宽容,可如今齐永林已然失势靠边站,在钟毅书记那里再也没有了庇护的资本。林华西暗自感慨,若不是钟毅书记上面没有人力挺,上次齐永林恐怕早已锒铛入狱。所有人都以为钟毅书记为人老实,可一番权力博弈下来,钟毅书记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期间扳倒了多少曾经在周鸿基担任地委书记时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这恰恰体现了钟毅书记的高明之处,他巧妙地将想替换的人替换掉,把该惩处的腐败分子绳之以法,最后还赢得了宅心仁厚的好名声。林华西回想起自己之前对钟毅书记的一些做法也不太理解,直到看到整个东原关键岗位上逐渐洗牌,才终于明白了钟毅书记的良苦用心和高超手段。

时间悄然来到了中午,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省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夏南平在周鸿基的秘书全程陪同下,在医院进行了一次极为全面的身体检查。医院里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都上了一遍。一番检查下来,确定他身体上并无大碍。

夏南平觉得自己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便想要出院。然而,秘书却态度坚决,一再挽留,坚持让他再住两天,做进一步的观察。

夏南红送走秘书后,轻轻推开病房门,只见夏南平正坐在病床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聚精会神地看着。病房里很是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翻报纸的声音。

夏南红轻手轻脚地走近,看着夏南平,感慨地说道:“哥,你看,周鸿基省长还真是个关心人的好领导嘛。把你接到省城医院,他还专门安排秘书全程陪着你检查,这份心意很难得。”

夏南平放下手中的报纸,伸手摸了摸头上裹着的绷带,那绷带此刻看起来就像是一种多余的装饰,他颇为无奈地笑了笑,说道:“鸿基省长那么忙,还为了我的事儿连夜赶回东原,又把我接到省城。你说这事儿闹的,给人家添了麻烦。”

夏南红一听,脸上露出一丝不满,说道:“嫂子一开始去找钟毅书记,想讨个说法,可钟毅书记态度模棱两可,含含糊糊的,就是不明确表态。嫂子实在没办法,才跑去省城找周省长。你再看看钟毅,他和周省长一比,差距可太大了。人家周省长之所以能当省长,就是因为人家不护短,真办事。”

夏南平沉默了一会儿,又拿起报纸,说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嘛。找钟书记又能怎样呢?钟书记能管得了周海英吗?周海英那小子也就周省长能镇得住他。”

夏南红还是有些愤愤不平,说道:“那钟书记也不能这么不作为吧,好歹也得给嫂子一个说法,不能就这么包庇周海英啊。”

夏南平环顾了一下四周,便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包庇周海英?你呀,就是看不透事。钟书记要是真想包庇周海英,你嫂子还能顺利去得了省城吗?人要存直心,不可说直话。钟书记随便找个借口,安慰嫂子几句,编个谎话,就能把嫂子糊弄过去。其实啊,钟书记是有意让你嫂子去找周省长的。你想想,只有周省长发话了,钟书记才有足够的底气和理由处置周海英。这话我本不该说,但是我要是不说,你就会一直埋怨钟书记”

我怎么听着,钟书记这是在借刀杀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