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738章 我不可能是市委副书记吧(第2页)

下午三点,军分区招待所略显陈旧的办公楼里,工业开发区的几位副主任以及办公室主任郑朝平已经结束了谈话,也是接到了通知,准备回家。不过,在走之前,他们需在一份材料上签字,同时还有一份保密工作协议要签署。这份协议内容并不复杂,核心就是要求对市纪委谈话的所有内容严格保密,无论是对家人还是朋友,都不得透露半分。毕竟,工业开发区主任胡晓云目前仍处于调查阶段。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几个人面面相觑,都明白这份协议的重要性。

五人依次来到会议室签字,签完字后,一同来到楼下抽烟。冬日的阳光有些慵懒,洒在他们身上,再过一会,这太阳也将失去活力。交谈过程中,他们个个情绪激动,义愤填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都是抵抗到底,全力维护了胡晓云主任的权威,绝未吐露半句对胡晓云不利的话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坚定的表情,仿佛在向彼此证明自己扛住了纪委的盘问。

四个副主任相互印证一番之后,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聚焦到办公室主任郑朝平身上,毕竟那份进口冬青的验收材料是由他亲手撰写的。郑朝平同样信誓旦旦地说道:“胡主任对我有恩嘛,啊,我和几位领导一样,面对威逼利诱,我始终坚守立场,一个字都没有透露,也是坚决维护了咱胡主任的权威。”郑朝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仿佛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军分区招待所地处偏僻,周围一片寂静,平日里鲜有人至。五人一边抽着烟,一边有说有笑地朝着市中心方向走去,还相互调侃,称大家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始终是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

此时,县委书记张庆合正在县委办公室内,临平县与东投集团的谈判进展并不顺利。东投集团出价150万,对于临平县啤酒厂的建设而言,这笔资金看似充裕;但就整个高粱红酒厂销售渠道而言,仅仅是省内代理权,150万远远不够,三方最终不欢而散。张庆合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手中的笔在文件上随意地画着圈,心中满是无奈和焦虑。

就在这时,张庆合接到市委组织部李学武的电话,当听闻邹新民将前往东投集团担任纪委书记时,他感到十分意外,不禁疑惑地问道:“学武,让邹新民去东投集团当纪委书记?他从来没有过纪检工作经验,这安排是不是不太靠谱啊?”张庆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和不解,更是对这个决定充满了疑虑。

李学武回应道:“庆合啊,对于组织上做出的这个决定,肯定有他的道理嘛。如今东投集团刚刚成立不久,工业开发区主任胡晓云下一步也可能会调入东投集团。依我看,市委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是要让东投做大做强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胡晓云要去东投集团,张庆合压低声音问道:“学武啊,你有没有听说过,胡晓云和齐永林之间关系好像不一般啊?”

张庆合在县城都听闻了这一传闻,李学武身处市里,对此自然也早有耳闻。李学武说道:“这事儿我知道,不过都是些没有根据的小道消息、花边新闻,并没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两人存在特殊关系。老张,我可提醒你,这话可千万别乱说,你身为县委书记,对于这类小道消息,听听就行了。”

张庆合明白李学武为人谨慎,是在好心提醒自己,但他还是忍不住说道:“我记得没错的话,市里在东投集团投了不少钱吧,怎么能任由齐永林将其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呢?”

李学武感慨道:“庆合,我们可不能质疑市委的决策啊,而应带头积极支持。我坚信钟书记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有他的道理嘛。这次啊 ,本应该由我和邹新民同志谈话,但这两天手头工作实在繁忙,走不开,市委组织部便委托你们县委与他进行沟通。”

张庆合心里明白,李学武这番话不过是托词罢了。此次调动属于平级调动,并非提拔重用,况且是从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的岗位,调至国有企业任职。即便东投集团牌子再大,从本质上来说,其分量终究比不上临平县政府。

挂断电话后,张庆合陷入沉思。他靠在椅背上,望着有些许蛛网的房顶,思索着钟毅为何要将胡晓云安置在东投集团,这难道不是明摆着让齐永林打造自己的“独立王国”吗?又为何要安排邹新民前往担任纪委书记?邹新民一心渴望进步,然而在干部体系中,纪委的发展前景远不及组织部、政法委这些部门。张庆合脑海中充满了疑问,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闪过:难道钟书记明知他们可能犯错,故意派邹新民担任纪委书记,等待时机抓住把柄,以此为邹新民增加进步的政治筹码?但他又转念一想,钟书记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应该不会如此布局。不过,国有企业确实是块诱人的“肥肉”,换做任何人,倘若没有坚定的毅力和过硬的党性,都极难抵御其中的诱惑。

思来想去,张庆合还是决定给邹新民打个电话。邹新民这两天心情烦闷,他与钟潇虹的事情在县委已经传开,更糟糕的是,商恒华不知所踪,外面还流传着商恒华被他找人扔到矿里的流言蜚语,他真是有苦难言。此时的邹新民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发呆,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邹新民接到张庆合的电话后,满心无奈地来到办公室,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抱怨道:“张书记,我实在想不通,商恒华举报我,他自己跑什么呢?”邹新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和困惑,他不明白商恒华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张庆合说道:“这事儿我已经和朝阳以及市公安局李局长沟通过了,公安局经过分析,认定举报信不是商恒华写的。他跑跑他的就是,公安局已经安排人去抓了嘛。”张庆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安慰,也是试图让邹新民放下心中的担忧。

邹新民眼睛一亮,看向张庆合问道:“张书记,那您觉得会是谁写的呢?”

张庆合说道:“新民同志,谁写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件事情是否属实嘛?”

邹新民立刻反驳道:“肯定不是事实啊!我不过就是偶尔和钟潇虹开开玩笑嘛?”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事儿你怪不得别人,我当着钟潇虹的面,也是打了你一顿了,她也算解了气,不过罗正财和林华北,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你就别再纠结了。我找你来,是代表组织与你谈话。市委计划调整你的工作岗位,安排你出任东投集团纪委书记。”

听到自己要去东投集团担任纪委书记,邹新民脸色一沉,满脸不解地追问:“纪委书记?我去东投集团当纪委书记?我从来没干过这工作啊。”邹新民的声音中充满了惊讶和抗拒,他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没有准备,感到不知所措。

张庆合说道:“没错,就是东投集团纪委书记,这可是全市最大国有企业的纪委书记,新民啊,组织上还是很看重你的。”

邹新民疑惑道:“组织怎么会让我去呢?我没有纪委工作经验啊。”

张庆合耐心劝解道:“你没干过纪委书记,我当初不也没干过县委书记吗?组织上做出的决策,必然经过深思熟虑。既然组织安排你去,你就安心去,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也不要有心理压力,踏踏实实地工作嘛,努力早日获得钟书记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