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793章 东洪我有两个朋友(第2页)

张叔眼含热泪,带着对临平的深深眷恋和不舍,饱含深情地离开了临平县,汽车朝着东洪县的方向疾驰而去。

我和张叔一同坐在汽车里,张叔望着窗外,无限感慨地说道:“朝阳啊,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

我转过头,看着张叔那略显疲惫但依然坚定的脸庞,说道:“您现在一定在想,能在临平县得到群众如此衷心的认可,一切的付出和努力都值了吧?”

张叔轻轻地摆了摆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遗憾,说道:“哎,不是啊。我是在想,自己要是再年轻几岁该多好啊。临平县还有太多的工作没有完成啊。朝阳啊,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辜负了群众,更不能辜负了组织对你的信任啊。”

汽车在临平县那平坦宽阔的高标准公路上疾驰前行,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迅速向后闪过。没过多久,汽车便驶过了县界,进入了东洪县的地界。刚一进入东洪县,明显就能感觉到路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洪县道路显得坑洼不平。除了那树立在路边的界碑,或许这路况的差异就是辨别临平县与东洪县最直观的标志了。我好奇地伸出头,透过车窗往外看了看,心中略微感慨,不禁说道:“张叔,东洪县当年怎么没重视道路建设啊?”

张叔也探出头看了看,皱了皱眉头,说道:“这路一看就是刚修没多久,但质量怎么这么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行车体验太差了。”

汽车继续前行了一会儿,就看到路边整齐地停着一排车,仔细一看,竟然清一色都是桑塔纳轿车,数一数,足有 5 辆之多。张叔看到这排车,无奈地指了指,说道:“哎,又搞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过今天就先不批评他们了,毕竟是来迎接你上任的。朝阳,你要记住,以后就算是迎接领导,也千万别搞这种大张旗鼓的车队阵仗,这样搞,群众是要骂娘的。”

张叔说完,又看了看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李亚男,说道:“亚男,你可要想好了啊?这会儿要是后悔,还来得及。”

亚男一边专注地看着前方,一边坚定地说道:“书记,我早就想好了,我不想去市里面,我就想跟着朝阳县长到东洪县来好好锻炼一下自己。”

张叔道:“恐怕还没有哪个女同志有过服务三任领导的经历呢。”

我马上接着说道:“亚男来了,肯定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合适人选,可不能只让她当我的跟班。”

汽车稳稳地停了下来,张叔转过头,对我说道:“来吧,下车吧,去认识一下你的新班子成员。”

两辆汽车稳稳地停在了马路边上。东洪县县委书记李泰峰,我之前就有所耳闻,也在一些会议场合见过。每次开会,能坐在第一排的,都是各个县举足轻重的书记和县长,他们不仅在本县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整个东原市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况且临平县的电视台能够接收到东洪县的信号,在东洪县的新闻里,偶尔也能看到李泰峰那一头梳理得一尘不染的银发,他在电视前做报告时的沉稳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阵热情洋溢的寒暄之后,我跟随着李泰峰,听他逐一介绍着东洪县的党政主要领导李泰峰面容和蔼中透着威严介绍道:县人大主任焦进岗,政协主席胡廷坤,县委副书记刘进京,县委常委兼常务副县长刘超英, 我一一与这些县委领导握手致意。之后,大家一同乘车前往东洪县委大院。

由六辆汽车组成的车队行驶在东洪县的道路上,显得十分引人注目。打头的警车时不时拉响两声警报,尖锐的警报声在空气中回荡,提醒着路上的群众及时避让。我坐在车里,抬头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东洪县,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暗暗告诉自己,以后就要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了。

此时正值正月底,天气依然有些寒冷,雨水也格外稀少,正是冬小麦灌溉的关键时节。放眼望去,田野里时不时能看到忙碌的庄稼人,他们弯着腰,专注地为冬小麦灌溉着生命之水。当他们看到这一溜小汽车缓缓驶过时,也会直起腰来,停下手中的农活,带着好奇的目光驻足观望。河边,有一位放羊的老汉,他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地上还未返青的枯黄草地,羊儿们正无奈地啃食着那些枯黄的草来充饥。汽车疾驰而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在眼前如幻影般一闪而过,红砖瓦房在这片土地上较为常见,偶尔还能看到个别地方有用土坯垒砌的房子,显得有些破旧。路上的交通并不繁忙,很少看到货车的身影,偶尔能遇到几辆客车,客车的后面还挂着一排自行车,这独特的景象倒也是东原地区特有的一道风景。

汽车缓缓驶入东洪县城,县城的规模不算大,没过一会儿,就来到了县委大院。县委大院是标准的红砖瓦房建筑,大门两侧写着醒目的巨大对联,政通人和铸就辉煌伟业;琼楼玉宇迎来锦绣华章”。

下车后,几位干部模样的人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李泰峰赶忙热情地介绍道,这些都是东洪县县政府的几位领导。

几句寒暄过后,大家便一同朝着会议室走去。会议室的门敞开着,李泰峰走在前面,步伐稳健,他不时地侧身与张庆合、唐瑞林和李学武交谈几句,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我跟在众人身后,心中既怀揣着初来乍到的紧张,又有着对新工作的期待。

随着领导们陆续踏入会议室,原本嘈杂的空间瞬间安静下来。会议室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地面干净整洁,墙壁上挂着几幅激励奋进的标语。众人的脚步声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缓缓坐下。

不少人都微微侧身,或是抬头,带着好奇的目光朝着我这边打量过来。他们的眼神中,有探究,有猜测,似乎都在想象着这位即将在县政府主持工作的副县长究竟有着怎样的能耐与风格。我微微挺直脊背,回以礼貌的微笑,努力展现出自信与沉稳。

干部大会有着既定且固定的程序。由于此次会议并未设置与新县长交接工作的专门环节,所以我的表态发言环节相对简洁。为了这份发言,晓阳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足足帮我审了三遍。发言稿字数不多,仅有 300 多字。主要内容,其一,是诚挚地表达感谢,感谢组织给予我的这份信任;其二,则着重强调团结,明确表明我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团结广大干部职工;其三就是为东洪县的社会主义事业全力以赴、努力奋斗。

在组织部部长李学武宣读完对我的任命后,市委副书记唐瑞林率先发言。他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带着肯定与期许,从我的工作态度、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详细地对我的过往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市长张庆合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全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我的工作亮点,对我的晋升表示认可。

能明显感觉到,台下的干部们在听到这些肯定时,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情。毕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我就从原本的岗位晋升为副县长,这样的提拔速度,远超大多数人的晋升轨迹,难免会让人感到惊讶与好奇。台下的干部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眼神时不时地看向我。

干部大会圆满结束后,众人一同前往食堂用午餐。各地政府食堂的格局大致相似,东洪县的食堂也不例外。食堂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餐桌,墙壁上张贴着倡导节约的标语。用餐过程中氛围融洽。

吃过午饭,便到了送别张叔、唐书记和李学武部长的时候。县委大院门口,阳光洒在地面上,映出一行人长长的影子。张叔、唐书记和李学武部长依次与大家握手道别,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微笑,传递着祝福与期待。我紧紧握住张叔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心中满是不舍。张叔用力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中透露出鼓励与信任。

亚男因为要收拾自己的物品,决定先跟着张叔回市里。看着他们的汽车缓缓启动,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县委大院门口的拐角处,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惆怅。

此时,站在一旁的李泰峰原本微笑的面容逐渐变得平和起来。李泰峰已 56 岁,按照不成文的规定,县级领导一般最多干到 57 岁就要退居二线。这也就意味着,李泰峰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最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与其他喜欢通过染发来掩盖岁月痕迹的干部不同,李泰峰一头银发,格外显眼。但这银发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理的,每一根发丝都仿佛被梳理得一丝不苟。他长相白净,个头又高,在这一头白发的映衬下,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学者般的气质,既有着深厚的学问底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人见了,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既尊重又敬畏的感觉。

闲聊了几句后,李泰峰亲切地对我说:“朝阳同志,来,到我办公室坐坐。” 我连忙点头,跟在他身后。

李泰峰的办公室布置得十分朴素。一进门,便能看到一张老式的办公桌,桌子上面铺着一块平面玻璃,玻璃下压着通讯录,这也是干部间的标配。桌子上的漆已经斑驳褪色,不少地方都露出了木头原本的颜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办公室的角落里摆放着几个书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有政治理论着作,也有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墙壁上挂着几幅地图,倒是和张叔的办公室颇为相像。

李泰峰随手拿起放在桌上的茶杯,起身拿起了水壶,主动为我倒水。他的动作娴熟而自然,水流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此时,我心想自己自然没必要抢着去倒水,一来我初来乍到,算是客人;二来如今我也是县委副书记,在这种场合没必要表现得过于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