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4章 沈鹏表态洁身自好,瑞豪提出要伸援手
作为李显平的外甥,沈鹏在东洪县颇得县委书记李泰峰的重视。因为李显平与李泰峰关系颇好,两人私下里十分投机,爱屋及乌,沈鹏在刚满30岁的时候就解决了副县级待遇,成为了东洪县副县长,分管教育、民政、卫生等工作。在李显平担任市委政法委书记之后,很快,沈鹏就从副县长的位置调整成为县委常委、副县长,之后又兼任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局长,在东洪县有着重要地位。
在东洪县党政班子里,有三个较为年轻的身影备受关注。一个是县委常委、副县长曹伟兵,曾经很多人将曹伟兵视为县长的接班人选。曹伟兵曾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也在县直单位当过局长,资历相对丰富。然而,由于曹伟兵在上层没有强硬关系,再加上他的父亲是80年代初的干部,其不少老朋友、老关系都已从岗位上退下,说话自然没了太多分量。在官场这个现实的环境中,没有足够的人脉支撑,即便能力出众,晋升之路也布满荆棘。曹伟兵虽有能力和经验,但在关键的晋升时刻,往往因缺乏有力支持而难以更进一步,这多少到也让曹伟兵有些放飞自我了。
另一个是副县长焦杨,她曾担任过团县委书记、县教育局长,是从教育口子直接提拔为副县长的,分管科教文卫工作。焦杨的父亲是李泰峰的老搭档——现任人大主任焦进岗县长。女同志在政治上优势明显,但劣势也突出,毕竟在体力、精力方面,女同志难以像男同志那样充沛地工作。焦杨能提拔为副县长,明眼人都知道,这与焦老爷子从县长位置主动申请退居二线有关。这虽不能说是交换,但也可看作是组织上对焦老爷子的照顾。而且很多人清楚,焦杨短时间内很难再有进步,除非焦老爷子从人大主任位置退下时,再次主动向组织提出相关要求,或者上级有关系助力,否则晋升难度较大。焦杨的性格和曹伟兵不同,在工作中,是比较内敛而又含蓄的,也非常支持县政府的工作。
还有一位与曹伟兵资历相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曹伟兵的干部,就是沈鹏。沈鹏的父母都是县里的普通干部,但他的大舅李显平进入市交通局后,由于是科班出身,很快成为交通局长,如今更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虽然李显平没有兼任公安局长,在权力上比不上前任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周朝政,但在东原市政治圈子里,依然有着超然的地位。沈鹏凭借着这层关系,在仕途上一路顺遂。
李显平的爱人曾经在东洪县交通局工作,刚分配来的时候,就在东洪县分到一套很小的两居室,后来李显平担任市交通局长之后,李显平的爱人也成为了县交通局的工会主席,住房标准也分到了独门小院。
所以李显平回到东洪后,都会住在东洪县交通局家属院,而不是招待所。
东洪县交通局家属院的人看到停在院里的警车,就知道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显平又回来了。曾经,李显平在曹河担任县委书记时,东洪县交通局家属院里逢年过节就有不少曹河口音的人,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给李显平拜年的人,都是排着队等待进门,倒是李显平两口子很会做人,一般大家拿着什么东西进来,就会拿着什么东西出去,所以两口子的口碑在东洪和曹河反倒是都不错的。
李显平担任政法委书记后,大院里时常有政法机关的车辆往来,除了市里的之外,其他各县区政法机关的车,也经常来,权力是敏感的,只要这些车一来,大家就知道李显平回来了。
李显平看着窗外偶尔经过的人群,今天酒喝得不少,一路上差点晃晃悠悠睡着。到达地方后,李显平突然想起要多问一句,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询问:“沈鹏,有没有在大桥建设上做什么手脚?”
沈鹏身体微微一愣,看向李显平,说道:“大舅,我可从来没有在大桥工程上动手脚啊。”
李显平对这个回答显然不满意,说道:“龙腾公司这些人,我是了解的。他们关系背景都很深厚,就包括你所看到的那个周海英,他也只是表面人物之一。背后深层次的关系和人物,超乎你的想象。沈鹏啊,你不要觉得自己在东洪县是一号人物,真要是在东原出了问题,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办了突破原则的事,我也保不住你。”
沈鹏马上说道:“大舅,你放心吧。工程上的事,我只是作为县政府的代表,并没有实际参与施工。这些问题,肯定还是施工单位的事,他们明知道那些材料不合格,为什么还往上面用呢?”
事实上,李显平早就知道了东洪大桥是存在问题的,这些问题他也琢磨了两年,问题到底处在哪里,建成通车之后,李泰峰就去找过他,当时已经身为曹河县委书记的李显平为李泰峰提出了两条路,要么向市委反映,要么等待自然老化进行整修,但自然老化整修必须要对道路进行物理隔离。当时,李显平提出的偏向性建议就是等待自然老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沈鹏是他的外甥,这事就算他没有参与,但是作为分管交通的领导,在这么大的损失面前,不可能没有责任的。
李显平看了一眼眼前的外甥,确实,沈鹏是沈家的血脉,但舅疼外甥,姑疼侄子不是空穴来风的,这个沈鹏和自己眉宇间颇为相像。都说外甥随舅,这一点在沈鹏和李显平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两人的眉毛都是卧蚕眉,浓眉大眼;李显平耳垂很大,在这一点上,他的儿子和闺女都不像他,反倒是外甥沈鹏耳垂大。就连李显平的母亲在世时,也抱着沈鹏说,沈鹏打眼一看,和李显平小时候差不多。两人都一脸福相,颇具官样。这种外貌上的相似,似乎也暗示着两人在性格和处事方式上有着基因里带来的关联。所以,无论是整个李家还是沈家,也就是两人在官场上顺风顺水。沈鹏在官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李显平的期望和家族的荣耀。
李显平看向沈鹏,说:“把你的烟拿过来。”
沈鹏马上从兜里掏出烟,给李显平点上。李显平慢慢摇下窗子,留了一个缝,抽了两口烟后问道:“东洪县修建环城公路的时候,你是副总指挥,主要抓的就是材料和大桥建设吧。”
沈鹏马上说道:“大舅,您知道的,我是分管交通的副县长,这些事我肯定要负责。咱们和交通工程公司签订的合同里,人家只管施工,所有的材料都是县政府根据施工单位的需求进行采办,而且是按照县委书记的意见和县委常委会的纪要来安排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资金。”
沈鹏说的这些,李显平自然清楚。交通工程总公司是他在担任交通局局长时成立的,成立过程极为仓促,可以说是平安县修建高标准公路后,倒逼市里成立的。交通工程总公司成立之后,先后变更了几次管理主体,但最后还是回归交通局管理。公司成立后,全市业务需求巨大,很多工程虽然挂着建筑总公司的名字,但实际上,建筑总公司只是派工程师进行指导,一个工程师管七八个项目都是常事,就是在各地成立项目部或指挥部,从当地招募工人施工。没办法,业务需求实在太大,全市各县都在搞建设,甚至有的刚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直接就成了项目负责人。李显平内心清楚,在东原乃至全省运动式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的项目不在少数,只是像东洪县问题突出的较为少见。李显平道:“大抓交通三年,在快速发展的建设浪潮中,制度的不完善、管理的混乱以及人才的短缺,导致了各种问题的滋生,而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集中爆发,东洪县甚至只是开了个头啊。小鹏啊,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你现在不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四座大桥,八九百万的总投资,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不然没办法向群众、向市委、向省委交代。联合调查组虽然归政法委指导,但反贪工作相对独立。虽然我现在是政法委书记,但政法系统内部很抱团,不是说给你个职位,你就能当好一把手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原则问题,没有人能罩得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