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 872章 东洪人心惶惶,国栋紧急撤离(第2页)

前方的花园里散乱的枝条,挡住了去路,刘进京快走一步,伸手拨开了枝条,落下三五花瓣,刘进京看李泰峰通过之后,又松了手,说道:“泰峰书记啊,现在,是这样啊,同志们,特别是县委党政班子里的同志,对李朝阳同志意见很大啊,认为是他不讲规矩,把这件事搞到了市委,让县委政府变得被动也就算了,关键是现在要给大家算旧账,这怎么得了啊,为公家做事,拿着条款一条条来对那些不符合程序,那些不符合规矩,这不是欲加之罪嘛。”

李泰峰依然平和的道:“进京同志,事实上,在调查组来的当天,我就和冉局长一起吃了一顿饭,有时候,在一起吃饭的,也不全部都是朋友啊。但是这个时候,咱们作为县委主要领导,不能在谈什么朝阳同志的问题了,是桥客观的存在问题,咱们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刘进京听了,心里暗道,真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啊。心中更加着急,连忙说道:“书记,下午三点就轮到我去谈话了。有些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比如这水泥墩子的事儿,真的太棘手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担忧,眼神中满是求助的神色。他不停地搓着手,脚步也变得凌乱起来。

李泰峰自然明白刘进京的心思,他知道刘进京这是在向自己求答案。毕竟,在县委常委会上,是他亲自要求各地设立水泥墩子的。李泰峰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刘进京,说道:“进京同志,咱们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实话实说,绝不能欺骗组织。当初我们集体研究设置水泥墩子,就是为了保护公路和桥梁嘛。至于合不合格的事,我们不提,也不清楚。”

他们要说不合格怎么办?

怎么不合格了,省监理公司都说合格了,咱们能说不合格吗?既然市委要这样调查,我们只能这样回答嘛,这也是基本的事实。我们考虑的是群众利益,是东洪县百万群众的利益,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守底线。会议纪要,也是这么写的嘛。”他的眼神坚定,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心里也是对钟毅书记颇有些不满,也是觉得钟书记做事,实在是太过绝情。

两人在大院里一圈又一圈地走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已经散步了半个小时。就在这时,秘书周炳乾急匆匆地小跑着追了上来,他气喘吁吁地说道:“泰峰书记,我找了您两圈了。现在您得抓紧时间去一趟谈话室,冉国栋局长有重要的话要跟您交流。”周炳乾的语气急促,脸上带着紧张的神色,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

李泰峰听了,转头看向刘进京,抬手看了看手表,无奈的笑着说道:“进京同志,就算进去也是我先你一步进去嘛。你放心吧,我会尽量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我和老焦是指挥长,是第一责任人,绝对不会把责任推给大家。”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当和责任感,让刘进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心中满是感动,暗自想道:“这李泰峰真是个真正的性情中人,在这种关键时刻还能为大家着想。”他看着李泰峰坚定的背影,心中的不安也稍稍减轻了一些。然而,他的内心依然在不停地打鼓,对即将到来的谈话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李泰峰走进谈话室之后,始终保持着面色平和,不急不躁的神态。他面带微笑,主动伸出手与冉国栋局长握手,真诚地说道:“冉局长啊,真的是辛苦你们了,给你们添麻烦了。这段时间,你们为了调查的事情日夜奔波,实在不容易。”但在李泰峰的内心深处,却在紧张地思索着调查组他们掌握了多少信息,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提问。

冉国栋听到这话,脸上闪过一丝愧疚的神色,连忙笑着说:“泰峰书记,您太客气了!是我们给您添麻烦了。我们也是按照规定和程序办事,都是奉命行事,啊,都是按上级的意见再办。要是不这样做,希望您多多谅解呀。”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毕竟在调查过程中,他也面临着诸多压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

李泰峰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革命工作嘛,大家都不容易。都是我们工作没做好,才给市里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冉局长啊,说实话,我的内心里,非常愧疚啊。不过,您放心,作为一个老党员,老干部,我一定端正认识,如实的向组织报告所有事项,您看,咱们就开始谈话吧,我一定全力配合。”他的语气诚恳,倒是展现出了积极配合调查的态度。

然而,冉国栋却赶忙摆了摆手,说道:“泰峰书记,您误会我的意思了。这次叫您来,不是找您谈话,是要给您报告一个重要情况。我们刚刚接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电话,领导刚开完会,专门指示我们,调查组在东洪县的工作重点要改变了,不再侧重于与同志们当面交流,现在主要以查阅资料为主。而且当前汛期马上就要到了,东洪县啊正在筹划水库和水厂的事,我们一二十人在县委大院里,肯定也影响你们工作,这样,我们就把资料带回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