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李泰峰稳如泰山,李学武莅临东洪(第2页)
“哦,是这样,泰峰书记,有个工作找您核实一下,这次县农委组织全县农业系统的干部外出考察这事……”
办公室门口有一个塑料水桶,水桶里有半桶多的水。李泰峰书记习惯性地用水瓢将水舀在了一个搪瓷盆里,搅和打匀之后,开始洗手。他一边洗手一边说道:“这是好事嘛,让农业系统的干部开拓一下眼界,增长一下见识。一百万亩的“吨粮田”建设顺利实现,离不开咱们农业系统干部付出的辛勤努力。既要让大家低头拉车,也要让大家抬头看路,外出学习一下,我觉得没什么不妥。”
我马上说道:“泰峰书记,外出学习是好事,县政府肯定是支持的。只是这考察的地点,是不是就是咱们计划去学习的地点?您没有批准他们在报批之外的地点去考察吧?”我紧紧盯着书记的表情,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李泰峰十分敏锐,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直视着我,说道:“朝阳同志,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一大早的感觉话里有话呀。工作需要团结,齐心可破万难啊。朝阳,你下一步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临时代理人,要有容人的胸怀呀。”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李泰峰知道我将代理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这一点我并不意外。毕竟,泰峰书记作为老资格的县委书记,和各方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联系的。但我不能因为害怕得罪人,就对这件事情视而不见。
我马上说道:“泰峰书记,是这样。这次考察,明明没有东海市,但是我今天一早了解了一下,他们确实去了东海市,而且在东海市待了四天。这期间的费用,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算,而且改变行程也没有任何报批手续。”
李泰峰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有这回事?这也太不像话了,擅自改变考察行程,这是组织纪律所不允许的!”
“现在全省上下正处于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中央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廉洁奉公” 的作风,这些都是我核实之后再给您汇报的。100多名干部打着考察农业的幌子,去到东海市旅游,还在沿线各地游玩,连暖棚的大门都没有进去,我不是说干部同志们不能借着考察的名义放松一下,但是一周的时间,五天的考察行程全部用来放松,这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啊。”
李泰峰颇为气愤的拿起桌面上的电话,说道:“我现在就把吕连群叫过来,当面问清楚情况。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李泰峰拿起电话之后,刚拨了两个号码,又缓缓地将电话放下,脸上露出一丝犹豫的神色,说道:“朝阳啊,你也知道,我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上是有调整的。现在我再来打电话过问这个事情,不太合适了。这样,下一步既然是由你全面主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这件事情就由你全权处理吧。我相信你能够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我马上道:“书记,这件事肯定还是您处理,您还是县委书记嘛。”
李泰峰放下电话,忽然像想起什么一样,说道:“朝阳同志,我多一句嘴呀!怎么,还有专门的同志跑到你的办公室里汇报了他们改变行程的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我想了想,这个时候如果直接说吕连群给我送了一个音响,好像不太地道,就想着把这件事淡化一下,说道:“哦,不是。是这样,有同志从东海市带来了一个音响送给我,不过,我没要啊。上面的发票显示是从东海市的专卖店购买的。我也是偶然间发现了这个问题,觉得有些不对劲,所以才来向您汇报。”
李泰峰听到“音响”两个字之后,忽然打起精神,眼睛微微眯着看向我说道:“该不会是吕连群同志给你送了这么一个音响吧?”他的语气十分笃定,仿佛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我见泰峰书记如此笃定是吕连群,心中一惊,马上就说道:“怎么,这个吕主任也给你送了一台音响?”
李泰峰明显的愣了一下,缓缓走到办公椅子上,往椅背上一靠,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这个吕连群,目无组织目无纪律,这样,我马上安排县纪委对这次考察进行检查,如果情况属实,让他们自费承担这次外出考察的费用,并建议市纪委,追究吕连群同志的责任,说完之后,泰峰书记也就将电话打给了县纪委,将这事交办了下去。
挂断电话之后,李泰峰语重心长的说道:朝阳啊,多的话我也不说,只给你提醒一句吧。这个吕连群同志,无论是谁当县委书记还是县长,你们都要小心为妙,小心为妙。他这个人,心思太多,手段也不少,和他打交道,一定要谨慎。好了,我还有事。你们组织干部去平安县考察招商引资的事情,本来我也打算参加,但现在看来,我去不了了。去年9月份来县里报到的一批政法系统的干部已经到了转正期,他们要在县委党校召开转正大会,政法委那边让我出席,我不好推,就去政法委参加同志们的转正大会,考察团的事情就由你来全面安排与考虑。这件事情就交给你。”
从李泰峰书记的办公室出来,我心里十分清楚,在官场之中,任何人事变动都必须以官方文件为准。尽管张叔悄悄向我透露了小道消息,暗示李泰峰即将面临停职和双规的命运,但在正式文件下达之前,我丝毫不敢懈怠,依旧严谨地做好每一项请示汇报工作,严格恪守官场的请示汇报的基本程序。
清晨九点钟,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县委大院里。沈鹏乘坐的公安局汽车缓缓驶入,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在寂静的大院里回荡,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李泰峰原本正望着窗外发呆,听到动静后,眼神微微一凛,看到沈鹏进了门,随即说道:“先把门关上吧。”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沈鹏关上门后,李泰峰缓缓走到衣柜旁的镜子前。镜子里映照出他憔悴的面容,满脸的胡茬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他这才想起,昨夜在办公室熬了整整一夜,连家都没回。李泰峰伸手摸了摸自己粗糙的脸颊,轻轻叹了口气,随即将衣架上的毛巾取下,丢进一旁的搪瓷盆里。水很快漫过毛巾,将其完全浸透。他弯腰,双手紧紧攥住毛巾两端,用力地拧着。水珠顺着他的指缝滴落,“滴答滴答”地砸在搪瓷盆里,溅起细小的水花。待毛巾不再滴水,他将冰凉的毛巾敷在脸上,闭上双眼,感受着那股凉意从皮肤表面渗入,仿佛能驱散一夜的疲惫。
片刻后,李泰峰放下毛巾,从抽屉里拿出肥皂和刮刀。他对着镜子,小心翼翼地在脸上涂抹肥皂,白色的泡沫渐渐覆盖了他的胡茬。随后,他手持刮刀,动作轻柔却又果断地在脸上滑动。随着刮刀的移动,泛白的胡茬纷纷掉落,露出光滑的皮肤。每刮一下,他都仔细观察着镜子里的自己,确保没有遗漏。不一会儿,他的面容焕然一新,整个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就在李泰峰刮脸的时候,沈鹏开口说道:“泰峰书记,电视台那边我已经通知好了。”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双手递向李泰峰,“这是讲话稿,您熟悉一下。”李泰峰瞥了一眼文件,淡然地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我随意讲几句就行,不需要发言稿。”在他看来,这些场合的讲话,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对工作的了解,完全可以信手拈来。
突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大作,尖锐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格外刺耳。李泰峰迅速放下刮刀,拿起电话:“哦,是显平啊,求证了没有啊?”
电话那头,李显平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求证了。昨天,书记确确实实去过曹河县。怪不得你等了一个下午都没等到人。今天我也找人问了,书记今天一天都在市委,上午有个会,下午也有个会。”
李泰峰眉头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不对劲啊,你作为曹河县委书记,市委书记去曹河,你都不知道?”
李显平无奈地叹了口气:“哎!向建民的嘴很紧,驾驶员也是个老油条了。不过,也有可能书记就是回老家了嘛。”
李泰峰沉思片刻,说道:“好吧,上午我还要去政法委出席一个活动。出席完活动之后,马上就去找钟书记。”
李显平在电话里急切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去出席什么活动呀?”
李泰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这算是给政法系统的干部讲课,沈鹏现在就在我的办公室,他的面子我肯定还是要给嘛。我去那边做个开班讲话,到9点半,算时间,11:40我就能到市委大院,正好等书记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