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887章 赵东即将走马上任,昌全接受建议要来东洪(第2页)

临近中午,按照惯例,酒局不能持续太久。唐瑞林看了看手表,与赵东等人寒暄一番后,便中途离场。对于厅级领导干部中途离席这种情况,众人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在官场饭局中,少有厅级干部会从头到尾参与,大多都会找个合适的时机先行离开。

众人毕恭毕敬地将唐瑞林送到楼下,看着他的车缓缓驶离,这才返回迎宾楼内,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周海英拉着常云超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姐夫啊,等你去了县里,可一定要多支持昌全同志的工作。现在农业开发公司的业务被挤压得厉害,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常云超瞥了魏昌全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心里暗自思忖:魏昌全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有些狼狈。东原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是最为广阔和需求最大的产业,去了之后也没有打不开农业发展公司的业务局面。公司在他的领导下,不仅没有发展壮大,反而越来越不景气,市场份额被几家民营公司一步步蚕食。看来这人只擅长舞文弄墨,纸上谈兵,根本不适合担任企业总经理。但他嘴上还是客气地回应:“我现在工作还没定下来呢。不过你们放心,等工作确定了,昌全你尽管来找我,我一定尽全力帮农业开发总公司拓展市场。”

周海英继续说道:“也别太被动了!昌全,我觉得你得主动出击。东洪县可是个大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你不是认识李朝阳吗?直接去东洪县开拓业务!我就不信,你作为农业局党组副书记亲自去,他一个县委副书记还能不接待?我早就怀疑,那个毕瑞豪能在东洪县站稳脚跟,肯定和东洪的干部脱不了干系。现在李泰峰已经被停职,很多事情都得重新洗牌,正是我们的机会。你就去找李朝阳,给毕瑞豪施施压,让他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魏昌全缓缓掏出一根烟,点燃后深吸一口,烟雾在他面前弥漫开来,模糊了他的面容。他叹气道:“我和李朝阳确实认识,也挺熟。但你知道的,平安县的干部特别团结啊。当初我离开的时候,和郑红旗、孙友福、邓晓阳他们闹得不太愉快。也不知道李朝阳会不会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帮我这个忙。发愁啊,仓库里的农药,还有十万件,足够两百万亩使用,如果9月份之前不处理掉,这次农业发展公司,彻底陷入负债经营了。”

周海英拍了拍魏昌全的肩膀:“降价嘛。”

“哎,不行,之前的班子经营分析严重失误,进价本来就高,现在成本价都销售不出去,如果再降价就是造成国资流失,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的太死了,那些个体户,卖化肥农药还送脸盆,我们,做不到啊。”

别担心!咱们也不指望一下子占据东洪县全部市场,就是要让那个姓毕的知道,农业开发总公司才是东原市农业领域的龙头老大。现在这个时代,讲究合作共赢,国有企业都不能搞垄断,更何况他一个民营企业,还想独占东洪市场不成?只要给他点压力,他自然会明白马王爷几只眼嘛。”

常云超坐在一旁,刚才唐瑞林在场时,他没怎么吃东西,光喝了不少酒。此刻,他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周海英等人的对话,心里不禁感慨:罗腾龙这一死,真是无人问津,谁还在乎他该不该死?回想起罗腾龙生前的种种,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倒也是令人唏嘘。说实话,常云超内心并不想和周海英走得太近,他深知周海英在官场中的手段和为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但身处官场,身不由己。他深知,在东原市这个圈子里,如果没有人脉照应,想要闯出一番天地,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一颗孤独的种子,没有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雨露,根本无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魏昌全似乎被周海英的话鼓舞了,他掐灭手中的香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说道:“那行,晚上我先给李朝阳打个电话,探探他的口风。明天我叫上史国宇局长,一起去东洪县调研一下。看看那边的市场情况,也和李朝阳当面聊聊,争取打开局面。”

说完魏昌全的事情,周海英话锋一转,对常云超说道:“姐夫啊,刚刚我们还在说,龙腾公司没了王曌,简直运转不起来。罗腾龙的事大家都很难过,但现在公司离不开王曌,她毕竟还是总经理,您看能不能回去劝劝他,让他尽快回公司上班?现在公司正处于关键时期,很多项目都在推进中,不能没有她。”

常云超这才想起王曌的事情,其实王曌不是不想上班,而是不敢来。罗腾龙出了这么大的事,如果他这个时候若无其事地来上班,罗腾云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还会给她带来麻烦。他无奈地说:“王曌和罗腾龙感情很深,腾龙的事对她打击很大。这样吧,等我回去好好劝劝她,争取让她尽快就来迎宾楼上班。”

周海英连忙说道:“可不止这么简单!现在龙腾公司业务繁多,运输业务要拓展新的线路和客户,正在建设的温泉酒店也到了关键阶段,资金、施工进度都需要有人盯着。还有我们计划和农业开发总公司合作的农业板块项目,前期的调研、谈判都需要她,责任重大啊。”

常云超原本以为让王曌担任总经理只是挂个名,实际掌权的还是周海英。他面露疑惑:“你的意思是,让王曌全面负责公司业务?她一个女同志,又没多少管理经验,能行吗?我还是有些担心,这么重要的担子,她能不能扛起来?”

周海英见众人吃得差不多了,拿出一块手帕擦了擦嘴,众人一边往门外走周海英一边解释:“管理学都是相通的,管理的本质就是安排别人做事,并且能够指导大家怎么做嘛,就这么简单。我相信王曌有这个能力,她虽然年轻,但脑子灵活,学习能力强。咱们可不能因为性别和年龄就小瞧人,英雄不问出处嘛。”

中午吃过午饭,李泰峰在办公室小憩了一会儿,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为他增添了一丝疲惫。随后,他让秘书周炳乾找到我,说是有工作需要交接。当我来到他办公室时,李泰峰刚睡醒,身上还散发着淡淡的酒气,头发有些凌乱,眼神中难掩失落。他挥了挥手,半开玩笑地说:“年龄大了啊,喝这点酒就醉了?还好解酒快,没耽误下午的工作吧?”说罢,他起身走到办公桌前,开始整理文件。

我望着这位曾经在东洪县叱咤风云的领导,语气带着几分敬意与感慨:“泰峰书记宝刀不老嘛。”

“宝刀没有不老的时候啊。”李泰峰缓缓转身,身后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挂有东洪县的地图上,这影子将地图当得严严实实。

他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上那道经年累月留下的划痕,那是无数次文件堆叠、笔尖划过留下的印记。“好了,朝阳同志,有的话就不多说。有一些重点事务,我还是要给你交接一下。”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也带着对未来的期许。

“泰峰书记,您列个清单,我仔细记。”我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那本子已经用去大半,密密麻麻记录着工作的点点滴滴。

我端正坐姿,目光紧紧盯着李泰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信息。李泰峰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他开始逐项讲解,从组织夏粮抢收,又谈到水库建设;再到吨粮田建设的规划细节,语气中充满怀念。最后,话题自然落到了人事干部工作上,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李泰峰神情变得格外严肃,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朝阳同志,目前我这虽然只是停职,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再回到县委大院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东洪县的干部队伍,我是要交到你手上的。有几个干部使用的问题,我之前和吕连群同志已经沟通了,这里有个名单,我先跟你讲。”他顿了顿,拿起名单,目光在上面扫视了一番,“除了周炳乾同志之外,我是有少许的私心,其他同志,都是我在基层这些年考察得出的结论。这些干部,都是扎根基层、奉献基层,都应当提拔重用的。本来我是打算到年中的时候,结合半年度的夏粮丰收情况,对干部进行一个集中调整,但现在来看来不及了。这是我罗列的一个名单,你呀,慢慢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