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刘进京欲言又止,东洪县迎头直追(第2页)
刘进京道:“这个,没有证据,不好怀疑啊。”
我点了点头说道:“好吧,这事我知道了,如果联合的调查组问起来,进京啊,你要如实回答,至于到底是谁偷的,我看联合调查组,能够查清楚。”
看着刘进京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暗道,这事要查不难查嘛,怎么可能会查不出来。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四周一片静谧,只有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犬吠。在交通公司的组织下,六辆中巴汽车整齐排列,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车队来到了县委大院。东洪县四大班子、各局委办一把手、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和负责工业经济、民营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负责同志,一行 160 人齐聚小广场,大家或低声交谈,或整理着装,脸上带着期待与兴奋。我从县委招待所来到会场后,与大家打了招呼,临上车之前,还是将县委和政府的班子同志召集过来。
我看了看手表,距离 7 点钟还有十分钟,在小花坛边,神情严肃地交代道:“这次是东洪县第一次党政领导干部大规模外出考察。大家既要学本领,也要守纪律啊。整个考察过程中,既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学习,也要注意群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咱们去的时候是 160 个人,回来之后可不能少一个人!” 我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大家纷纷点头回应。随后,六辆中巴汽车便朝着平安县驶去,引擎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车队一路都打着双闪灯,浩浩荡荡,路过的群众不时侧目张望。
由于第一站不是县城,而是就近来到平安县安平乡。进入熟悉的安平乡,一草一木熟悉的场景进入脑海,映在了心头,几年的时间,安平乡的变化太大了,以前街道上多少红砖瓦房,现在偶尔也嫩感到几栋二层小楼,之前栽种的行道树,如今已经郁郁葱葱,如同仪仗队的卫兵一样,欢迎八方来客,高粱红酒的标语和口号随处可见。
曹伟兵坐在我的后边,扒着座椅念道:“一粒红粱承华夏,百载窖藏铸酒魂!饮尽天地豪情,唯我高粱红酒”、“九蒸九酿承天工,高粱红里酿春秋”、“省政府接待用酒,高粱红五年陈”、“走亲访友、高粱红酒”,念完这些标语之后,曹伟兵道:“哎呀,朝阳县长啊,你们这个高粱红酒厂的头头,是省委宣传部下来的吧!”
我笑着说道:“省委宣传部倒不是,这些都是东投集团的杰作啊,你们看嘛,
曹伟兵道:“不一般啊,咱们都是什么口号,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还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啊。有差距,有差距啊!”
到了酒厂之后,大门口上挂着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县委书记郑红旗、县长孙友福,以及晓阳、文静和安平乡党政领导班子,早已在高粱红酒厂门口不远处静静等候。看到大家之后,我马上下意识的摸了摸领带。
片刻之后,我们的车队缓缓驶入。我急忙下车,朝着红旗书记、友福县长和马军主任走去。看着他们热情迎接的样子,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绵延的大巴车车队颇为壮观,在相互寒暄时,心中甚至多了一份荣归故里小小的虚荣。
高粱红酒厂新厂二期工程已然竣工。曾经那个只有十几间老房子的家庭小酒厂,如今已华丽蜕变,拥有自动化管理生产线,成为现代化酒厂。虽然整体厂房规模还无法与曹河酒厂相提并论,但已经成了气候。
众人下车后,在前面广场的展板前缓缓聚集。高粱红酒厂的厂长高春梅手持话筒,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介绍道:“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咱们东洪县的党政领导考察团到高粱红酒厂指导工作!酒厂始于清道光年间,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 年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集体企业,现为平安县县属企业,正科级单位。现有职工 460 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高粱红酒厂还是全省统战示范先进单位。由于流居海外的孙家义先生无偿支援酒厂建设,为酒厂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酒厂效益再创新高,但其产值已超过 1500 万元,创造利润超过 400 万,并且每年以 17% 的利润率在稳步增长。我们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产销分离的体系,由东投集团负责销售……。”
高春梅的介绍让众人兴致高昂,大家纷纷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展板上的内容,眼神中满是好奇与赞叹。
红旗书记凑到我耳边,小声说道:“朝阳啊!高粱红酒厂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你初的努力分不开啊!不然的话,这高粱红酒厂到现在都还是一家小小的乡镇企业呀。”
我连忙回应:“红旗书记,我们那个时候推高粱红酒厂,当时酒厂的整体规模和思路都是朝着乡镇企业方向发展。但现在不一样了,酒厂完全脱胎换骨有了现代企业的雏形啊,全省前五、东原市第一,这成绩是在您的领导下实现的呀!”
孙友福也感慨道:“这次高粱红酒厂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平安县的干部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发展的结果。”
我扭头看了看东洪县的干部们,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羡慕与向往,就如同当初我和张叔、吴香梅一起到曹河酒厂参观生产线时的眼神一样。谁能想到,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粱红酒厂已经超越了曹河酒厂。
我说道:“红旗书记、孙副县长,除了政府的领导,我看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高粱红酒厂的品质过硬。群众的口碑,一步一步堆起了酒厂的销量。不然的话,就算是国宴用酒,没有好品质,也会逐渐被市场淘汰啊。”
我看着晓阳,一身白色衬衣,高马尾辫,手里拿着一叠资料,俩人目光对视,晓阳还朝着我挤了挤眼,如此郑重的场合,略显俏皮。
众人围绕着高粱红酒厂参观了一个小时,从酒的酿造、生产,到包装、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仔仔细细地了解。一趟下来,大家内心都真切地感受到,发展真的能够带来巨大的变化。
从高粱红酒厂出发后,我们又前往韩羽公司位于水洼王庄后面的养殖场和羽毛厂。在这里,大家深刻认识到,在乡镇也可以引入外资发展产业。紧接着,众人来到地毯总公司。新建的车间宽敞明亮,一眼望不到头的织机整齐排列,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一根根小小的线头在他们手中变成一张张精美的地毯,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地毯产业创造的效益与价值。最后,我们来到环美公司,在这里,大家第一次看到了人的头发做成假发的全过程。武诗晴汇报说:“现在我们已经拓展了合作方式,大肆收购初加工产品。群众可以自己在家里对人发进行初加工,初始的人发和加工后的人发价格差异很大,由此也带动了不少人发产业小作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