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945章 唐瑞林心生杂念,彭凯歌康复出院(第2页)

唐瑞林听到这里,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态度也有意松口。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样,是受排挤和打压的同志啊。那这个同志今年多大年龄了?”他的语气中,多了一丝关切。

丁刚连忙回答道:“唐书记,这个同志今年已经53岁了。”

唐瑞林听后,不禁惊讶道:“53岁?53岁都还没解决副县级吗?会不会是群众基础不太好啊?”

周海英赶忙在一旁解释道:“书记,您有所不知。在县城里,53岁还只是科员、普通干部的,那可是一抓一大把。田嘉明在县里备受打压之下,能解决到正科级,已经算是人中龙凤了,怎么能跟您比呢?您可是厅级领导,那在整个官场,可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啊。”

唐瑞林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说道:“这样吧,丁局长,你明天把田嘉明的干部履历表送到我办公室来,我好好看一看。如果没什么大问题,我可以给组织部门打个招呼,让他们想想办法。”

丁刚和周海英两人听了,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仿佛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丁刚连忙主动为唐瑞林打开车门,殷勤的姿态,如同封建社会的太监为皇上掀开轿子帘一般。

唐瑞林坐进车里,点头示意,车门轻轻一关,发出一声沉闷而又清脆的声响。他隔着车玻璃,与众人挥了挥手,那辆黑色的皇冠汽车便缓缓启动,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一串尾气,在空气中渐渐消散。

周海英望着汽车远去的方向,久久没有收回目光。过了一会儿,他转头看向丁刚,说道:“丁局长,李显平那里,你想清楚怎么说了吗?”

丁刚招手叫冉国栋过来,然后直接问道:“冉局长,那边没问题了吧?”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冉国栋拍了拍胸脯,说道:“没问题,丁局长。关键证人王进发已经指认了,沈鹏在担任分管交通的副县长期间,负责所有材料的验收工作。我们也从财政局的资料里,找到了他的签字。无论他们怎么狡辩,说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有问题,只要我们把这份单据提交给市委,沈鹏的责任,那是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系的。”他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周海英听了,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丁哥,你去找李显平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下,语气尽量尊重些。毕竟,大家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丁刚说道:“问题不大,公安局本来就是联合调查组的成员单位,现在我又在负责这块工作,我去找他谈这事,完全是正常的工作汇报。我只要点到为止,李显平是个聪明人,他心里肯定明白的。”

冉国栋在一旁笑着说道:“海英,你看之前你对李显平总是爱搭不理的,现在不也得转到他手里了吗?”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

周海英叉着腰,看着后面几个在一旁兴致勃勃聊天的干部,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冉检啊,我有个体会。不是说丁刚落到李显平手里,而是只要在这个圈子里混,到最后你就会发现,真正左右这个圈子的,也就那么几个‘大佬’,剩下的人,全都是‘小虾米’。你只要在这条‘河’里,有些事要想办成,就绕不开这些人。兜兜转转、来来回回,真正掌权的,都是围着这几个‘大佬’转的。”

一番感慨之后,这时几辆小车陆续开到饭店门口。明亮的车灯,如同探照灯一般,将周围照得一片通亮。这条路,白天看上去普普通通,没什么特别之处,可到了晚上,在灯光的映照下,却显得崎岖不平,坑洼之处清晰可见。周海英要上车了,马清文与冉国栋就主动拉开车门。周海英坐在车上,缓缓降下窗户,与众人挥了挥手。随后,汽车缓缓启动,渐行渐远,消失在夜色之中。

转眼到了第二天,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丝生机。冉国栋和丁刚两人相约来到李显平的办公室门口。两人都是联合调查组的成员单位,其中冉国栋是组长,在联合调查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丁刚则是副组长,协助冉国栋开展工作。除丁刚外,纪委一位副书记、组织部一位副部长、交通局一位副局长也同时担任联合调查组副组长。平日里,联合调查组的具体工作,都是由冉国栋负责统筹安排,其他几位副组长,只是在涉及自己业务范围的工作,或者集体开会时,才会出面。

李显平的办公室门紧闭着,冉国栋和丁刚站在门口,两人对视了一眼,冉国栋深吸一口气,抬起手,轻轻地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李显平那沉稳而又带着一丝威严的声音。

冉国栋推开门,和丁刚一起走了进去。李显平看到冉国栋与丁刚一起进来,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意外的表情,但内心里,却并不怎么喜欢。这两人,虽名义上都是他的下属,可在实际工作中,却各自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平日里若需要协调工作,也都是按部就班,公事公办,并无特别亲近之感。

李显平缓缓摘下眼镜,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然后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两人坐下。他的动作不紧不慢,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冉国栋坐下后,下意识地主动调整了一下位置,向李显平靠得更近了些,而丁刚则恰恰相反,他反倒往后退了半步,坐得离李显平更远了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疏离。

冉国栋身着正装,眼神中带着些许谨慎,他看了一眼身旁同样穿着警服、身姿挺拔的丁刚,清了清嗓子说道:“丁局长,那我先汇报吧。”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随后,他将目光转向端坐在办公桌后的李显平,继续说道:“书记,关于联合调查组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项关键性进展。这段时间,调查组的同志们日夜奋战,翻阅了大量资料,那些文件摞起来足有半人多高,基本上梳理出了几条重要线索,也从这些线索里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李显平兼任县委书记,丰富的工作阅历让他对各类汇报早已驾轻就熟。平日里,曹河县的干部前来汇报工作,往往三五分钟就能结束。可到了市里政法委之后,他对下面部门的工作汇报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政法部门的同志们在汇报时,常常抓不住重点,话语拖沓冗长,让人听着疲惫。此刻,他坐在真皮办公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支精致的钢笔,金属笔身被他的手指摩挲得发亮。他用钢笔轻轻碰了一下桌面,发出 “嗒” 的一声轻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说道:“国栋同志,不要穿靴戴帽,也不要铺垫线索,直接说有什么成果、什么问题,需要我做什么?”

冉国栋的脸上瞬间泛起一抹尴尬,他连忙挺直腰杆,说道:“哦,不好意思,显平书记,那我就长话短说吧。根据东洪县交通局局长王进发的供述,加上我们从财政局调阅的大量档案材料,经过反复核对和严谨分析,可以明显印证:时任分管副县长沈鹏同志负责对平水河大桥的建筑材料进行验收。所有大桥材料经验收都显示完全合格,随后,财政局按照既定程序支付了原材料费用。”

李显平听着冉国栋的汇报,脸上表情平静如常,可内心却早已翻涌着不满的波澜。他暗自思忖:这个冉国栋汇报工作,把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丁刚叫过来干什么?作为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李显平心里比谁都清楚,沈鹏之前所涉及的事情根本难以瞒天过海。平水河大桥如此大批量的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虽然可以将责任往罗腾龙身上推,以罗腾龙背后复杂的关系,尤其是考虑到周海英的政治影响作为借口,但沈鹏作为分管领导,为何就不能坚守原则?这些问题一旦被上纲上线,沈鹏根本难以保全。其实,李显平在心底也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要能不让沈鹏进监狱,哪怕丢掉公职,也算是对自己家人有了一个交代。想到这里,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目光随即转向丁刚,说道:“丁刚同志,你也说说吧。”

丁刚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严肃而认真,说道:“从目前调查的结果来看,所有证据都无一例外地指向沈鹏,按照正常情况,确实应该对沈鹏进行调查。但是,深入了解后发现,当时确实存在一些特殊原因。这批材料来自龙腾公司,而龙腾公司是全市着名的民营企业,这无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因素。我甚至能深切体会到沈鹏局长当时的处境,对于材料方面的专业知识啊,我们和他一样并不精通,作为领导干部审核把关,更多的还是听下面同志的意见,只是走程序签字而已。所以我觉得,虽然这些证据都指向沈鹏,但我们不能仅仅据此就认定沈鹏同志一定存在问题。”

李显平听到丁刚这番言论,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他清楚地记得,丁刚在曹河县办的那件事情,还是自己亲自签批,要求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而且,龙腾公司在此次事件中,很可能是配合罗腾龙支付了 50 万,自己本想打压丁刚,但这丁刚如今说话,倒是服了软。一旦坐实是丁刚授意曹河县公安局的同志刑讯逼供,那问题的性质就会发生巨大转变,甚至可以将丁刚调离公安队伍。李显平不禁感慨,死人不会开口说话,那一家人从尸检结果来看,生前遭受了严重的身体折磨,身上布满大量的体外伤,可如今人已逝去,又有谁愿意站出来指证公安机关存在刑讯逼供的问题呢?不过,丁刚此刻主动抛出的这番言论,就像是抛出了一根橄榄枝,李显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说道:“丁刚局长,不愧是做过检察长,能从法律角度和政策角度全面考虑问题,十分难得。但我要提醒你们啊,咱们是党的干部,你们二位,不要因为顾及我的原因就说违心的话,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