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1章 唐瑞林软硬兼施,田嘉明梦想成真(第2页)
唐瑞林在电话这头,语气深沉地说道:“清文同志,从这件事你也能看出来,市委某些同志做事太独断专行,一点都不讲情面。他们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抓住你一个小辫子,就想把你一棍子打死,完全不顾及你这么多年为县里的付出,玩的是卸磨杀驴,杀鸡儆猴嘛。”
马清文听完,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一屁股重重地坐在板凳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在心里反复回想自己在滨城县的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要不是齐永林提前下课,说不定自己已经是副市长了。如今却因为虚报产量这一件事,就要被摘掉县委书记的帽子,实在心有不甘。
原本他还满心期待,作为齐永林老家的干部,和齐永林关系一直不错,顺着过去的发展趋势,也有可能上位副市长,没想到齐永林倒了。后来唐瑞林来调研时,还暗示过要推他担任副市长,这让他激动了许久,对未来充满憧憬。可现在,副市长的美梦还没实现,县委书记的位置却先丢了,巨大的落差让他一时不知所措,呆坐在那里,久久回不过神来。
过了半晌,马清文满心不甘,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说道:“唐书记,就因为虚报产量这点事,就要把我撤职?这也太不公平了!我不服,我要到中央,到省委去反映情况,我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处理了。”
唐瑞林听到这话,微微皱起眉头,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说道:“清文同志,反映问题是你的权利,我不阻拦你。但你得想清楚,你去反映什么呢?虚报产量这是实打实的事实,证据确凿,你怎么辩驳?到时候,事情闹大了,对你未必有好处。”
听了唐瑞林的话,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瞬间清醒了一些。马清文和唐瑞林俩人是关系不错的党校同学,说起话来,也是大胆了一些,他苦笑着说道:“书记啊,您可还记得,当初可是您让我报这个数据的呀。您说我要想到副市长这个位置,工业上不去,农业上总得拿出点亮眼成绩。您也知道,滨城县工业基础薄弱,就那几家半死不活的国有企业,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有大的起色;农业上呢,离百万亩良田建设目标还差得远。我这也是没办法,才把百万亩粮田建设的数据给搞出来了。您当时不也说,李泰峰就是这么干的,后来不也当上了人大副主任吗?怎么现在到我这儿,就要找帽子了嘛?”
唐瑞林听到马清文这番话,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正常。他自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承认这些事,语气变得有些严厉,说道:“清文同志,虚报产量是‘事实’,但‘实事求是’还要看动机 —— 你是为了滨城发展大局,不是个人贪腐。这时候要‘讲党性’,不能乱说话!现在事情已经定性,就是你虚报产量,这是既定事实,咱们得面对现实。既然明确了,就大大方方承认,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放心,有我在,还能让他们撤了你的书记后不给你安排其他职务?你眼光要放长远些。作为县委书记,在仕途上有点起起落落很正常, 暂时的‘退’是为了长远的‘进’,咱们得‘抓主要矛盾’,先保住政治生命!”
马清文听了唐瑞林的话,心中虽然仍有不满,但也知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他也清楚,不能把责任推到唐瑞林身上,毕竟自己以后的仕途还得仰仗他。思来想去,只能把自己的命运和唐瑞林紧紧绑在一起,毕竟在这个关键时刻,能为自己说话、提供帮助的,也只有唐瑞林了。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说道:“书记,您说得对,我听您的。我就是觉得钟毅书记这次的做法太狭隘了,完全是出于打击报复的目的针对我,太不公正了。”
唐瑞林在电话那头冷哼一声,说道:“钟毅现在去了省委,要给省委领导汇报良田建设减产的事情。他还以为自己说实话,省委领导就能高看他一眼,简直太天真了,政治上太不清醒。省委现在要的是丰收数据,稳定大局,他却跑去报减产,这不是给全省工作添乱吗?影响的可是全国的大局。” 说着,唐瑞林随手将手中的《求是》杂志丢到一边,语气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先认个工作失误,我会去省里‘摆事实、讲道理’,争取‘批评教育为主,组织处理为辅’,这才叫‘政治智慧’。”
马清文心里暗骂:当初是‘你画圈、我跑腿’,现在成了‘我背锅、您摘桃’,这‘辩证法’学得也太溜了吧?
挂断马清文的电话后,唐瑞林稍作停顿,又拨通了周海英的电话。两人在电话里一番抱怨,发泄着心中的不满。之后,唐瑞林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说道:“老周,告诉你个好消息,经过我在常委会上据理力争,田嘉明同志的任免事项终于通过了。后天就要开常委会,不出意外的话,走完程序他就要去东洪县当公安局长了,我这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