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952 章 钟毅汇报减产原因,登峰指出根结所在(第2页)

王瑞凤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润了润嗓子,随后便让服务员将餐桌上的几盘剩菜全部撤了下去。她捏着茶杯,看着精神抖擞的市委书记钟毅,不禁疑惑地说道:“钟书记,您难道一点都不困吗?我记得您往常中午也是要睡午觉的呀。”

钟毅自然不好向王瑞凤坦言,自己是因为即将要向省委道方书记汇报工作,心里紧张,所以才毫无困意。毕竟,这次汇报工作的机会十分难得,虽然给定的汇报时间不长,但能够站在省委书记面前汇报工作,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必定要经过反复斟酌,仔细推敲了又推敲,认真考量了再考量,生怕在汇报过程中,有任何一个细节遗漏或者表述不清楚。更为关键的是,对于各种数据以及背后的原因,必须要做出精准无误的判断。

钟毅端起茶杯,又轻轻放下,只是说道:“哦,来的路上啊,眯了一会儿啊。”说完之后又不放心的道:“瑞风,这边快去,十分钟能到吧。”

王瑞凤淡然一下道:“书记,放心,这一块闭着眼十分钟我都能走到。”

都联系好了?

王瑞凤明白,今天这趟来是做检讨的,就宽慰道:“书记,我都已经和秘书长说好了,老人家心情不错,没有特别的意思,重点是了解情况。”

听到这里,钟毅才放下心来。清真馆子离省委大院的距离非常近。几人吃过饭后,便再次乘车,很快就来到了省委大院。市委书记的汽车上配备有专门的通行证,执勤的武警战士在车窗位置查看证件,只一眼,便能迅速辨别证件的真伪。由于持有有效证件,汽车无需进行登记,便直接畅通无阻地开进了省委大院里。

王瑞凤陪同着钟毅来到了 1 号楼。这个时候,省委办公厅一处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此,他们热情地引导两人来到休息室。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常规流程。但凡来到 1 号楼汇报工作的客人或者干部,一般都会先在休息室稍作等候。要知道,书记的时间可是精确到分钟来安排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既定的日程。书记的工作节奏紧凑有序,可不似普通干部那般,耽误个三五分钟无关紧要。在书记这里,一件事情耽误三五分钟,另一件事情再拖上半个小时,那这一天的工作计划和节奏可就全被打乱了。谁都明白,为了能够获得一次和书记见面、做工作汇报的机会,前期的准备工作往往需要提前十天半个月就开始着手进行。倘若要是邀请书记前往下面视察工作,那所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更是繁杂琐碎,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钟毅和王瑞凤来到休息室之后,只见报架上摆放着省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当天最新出版的报纸,还有《求是》《内部参考》等。

钟毅刚刚在白色布艺沙发上落座,王瑞凤便十分自然地走上前,拿起几份报纸,轻轻地放在了钟毅的跟前。

钟毅见状,心里琢磨着,若此刻再去翻看文件,反倒会显得自己过于谨小慎微了。于是,他也顺手拿起一份报纸,悠闲地翻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中,钟毅的目光停留在一则关于国务院召开清理三角债试点工作会议的报道上。这一看,他的思绪瞬间就被拉回到了东原。东原的三角债问题,虽说不像东北地区那般突出严重,但也已然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投入资金进行生产,产出产品后却遭遇积压,货款无法及时收回,进而形成拖欠账款的局面。为了维持生产,又不得不再次投入资金,如此循环往复,再次产出产品,又再次面临积压,拖欠账款的情况也愈发严重。上次前往曹河县调研的时候,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曹河县的三角债问题在整个东原地区最为突出,并且其负面影响如同涟漪一般,波及到了东原的多个县,曹河县纺织厂竟然借了曹河县教育局一百多万,说起来都是荒唐。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企业出现生产大赔、小生产小赔、不生产也赔的艰难困境。钟毅的心里,此刻就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隐隐有着一层担忧。他深知,假如不尽快解决三角债的问题,一旦这个隐患如同炸弹一般爆雷,那么曹河县的问题极有可能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拖累整个东原来之不易的工业发展大好局面。

正当钟毅沉浸在对三角债问题的深深思考之中时,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一位年轻干练的干部走了进来,礼貌地说道:“钟毅同志,瑞凤同志,道方书记请你们过去,就在会议室谈。”

听到是在会议室进行座谈,钟毅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王瑞凤。会议室,那可是正式严肃的场合;而办公室,则相对轻松一些。没有被邀请到办公室,这让钟毅的心里瞬间悬起了一块石头,有些忐忑不安。但他转念又一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东原目前的实际局面就是如此,自己绝不能因为盲目追求漂亮的数据,而放弃应有的原则底线。

从 1 号楼 1 楼的小接待室出来,钟毅和王瑞凤沿着楼梯,来到了 2 楼的小会议室。这个会议室空间很大,但会议桌的尺寸却不算大。走进会议室,只见会议桌上已经整齐地摆放好了材料。工作人员热情地引导着钟毅和王瑞凤就座。这个时候,又一位年轻的女同志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两个茶杯,轻盈地放在两人面前,然后折返身去,取来了一个茶壶。她动作娴熟地将滚烫的热水缓缓倒入茶杯之中,刹那间,一股清澈淡雅的茶香扑鼻而来。这位服务员的手法十分专业,只见她一手轻轻捏着杯盖,一手稳稳地倒水,水倒好之后,又小心翼翼地将杯盖轻轻盖上。如此一来,上好的茶叶所蕴含的茶香,便被完美地捂在了杯子里。

钟毅趁着这个间隙,再次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快速扫了一眼上面记录的各个县的小麦生产数据。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了。赵道方面带微笑,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来。他长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浓密的眉毛下,一双丹凤眼锐利如鹰,仿佛能够洞察一切。他的肩背挺直如松,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矍铄,状态极佳。

赵道方看到钟毅和王瑞凤等人都已经站起身来,便满脸笑意地朝着门口迎了过来。他伸出手,与钟毅紧紧握在一起,亲切地说道:“钟毅同志,辛苦啦,这次专门把你请过来,是让你来给我们好好上上课呀。”

在赵道方的身后,跟着省委秘书长周鸿基和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岳峰。

赵道方扭头看了看身后的两人,又上前一步,说道:“你们都是老熟人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来吧,咱们坐下来,直接进入主题。”

省委 1 号楼小会议室里,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试图驱散盛夏的燥热。深褐色的会议桌泛着沉稳的光泽,墙上 “实事求是” 四个鎏金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市委书记钟毅端坐在会议桌一侧,微微挺直的脊背却难掩他内心的一丝紧张,毕竟此次汇报,关乎着东原市在全省的工作评价,更关乎着粮食生产数据背后的真相。

省委书记赵道方身着笔挺的衬衣,面容严肃而沉稳,他抬手示意众人落座,声音低沉而有力:“都坐吧。” 那简短的话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省委秘书长周鸿基推了推黑框眼镜,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钟毅身上,语气看似温和,实则暗含压力:“钟毅同志,今天把你请过来,不要有心理负担。道方书记目的很简单,有两个数据让省里搞不懂,所以请你谈谈看法。一个是今年全国小麦总产量下跌 2%,而我省小麦总产量却上涨 10%。这一降一升,怀义同志做了批示,在全国粮食普遍性减产的情况下,咱们省粮食怎么实现的丰收?第二个问题,省里的意思是,在全省各地市普遍丰收的情况下,为什么唯独东原市出现减产?就这两个事,你要把原因搞清楚。”

赵道方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一伸手,主动开始分析起全国粮食减产的原因:“其实我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前半部分,为什么全国粮食减产?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范围春旱,隔壁几个省还闹了蝗灾,而且今年暴雨频发,国家气象局连发多个预警,但咱们省整体没有受灾,这应该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