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965章 胡延坤领会意图,吕连群以退为进(第2页)

胡玉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打量着父亲的办公室,目光落在墙上的 “淡泊名利” 四个字上,心中五味杂陈。他又看向父亲桌子上玻璃板下面压着的照片,除了几张温馨的家庭合影,大多是工作照,其中一张合影里,胡延坤正和一个穿军装的干部在老家的正房门口拍照,照片里的父亲笑容满面,意气风发。胡玉生指着那张合影,说道:“爸,实在不行就去找一找我大爷,让他给县里打个招呼啊。”

胡延坤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你大爷又不是在市里面任职,他就算打招呼,市里面也没人听的。这件事情你也不要着急,没当场让你写辞职报告,就是给了面子了,这事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胡玉生道:“怎么挽回,您又不去找县长?”

胡延坤淡淡的道:“找县长?去求人,去求人你要拿筹码,靠面子求人?咱们哪有两百万的面子。”说完之后,胡延坤从桌面上的烟盒里取出烟来,夹在手里,拿起了火柴,取了一根出来之后,又放了下来,说道:“你和县长年龄差不多大,其实,他已经帮你把问题解决了一大半,是你没有看懂而已。那就是,这笔钱,还得银行出。”

胡玉生苦着脸,说道:“爸呀,银行把账转到石油公司他们都不干,怎么可能会出钱那?根本不可能,那几个银行的行长,县长在的时候倒是都表态支持,但是出了会议室,我去找他们对接,他们都不认账啊,说还是要请示才行。”

胡延坤耐心解释道:“这么大一笔钱,不请示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人家正常的工作程序,你要多理解。但是县长抓住了问题关键,如果他们不认这笔帐,那么县里也可以不认账,毕竟大多数老师没有签字呀,没有签字就放款,这本身就是一种违规。”

胡玉生满脸疑惑:“爸,我实在想不通,我是把钱都已经还了一部分了,把账再转到石油公司来,还有什么意义?”

胡延坤看着儿子,眼神里满是恨铁不成钢:“这一点你没看透啊,县石油公司马上要划归省石油公司统一管理。处理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省石油公司划转是趋势,债务跟着资产走,但是你既然要划转,总不能只拿资产不承担债务吧。县长把债转过去之后,这笔债也就归到省石油公司,然后老师们的钱就不用再还了。你现在要做到是,让他们把已经还了的钱退回来,放款不合规,凭什么收钱?只是县长在会上不愿意把话点破,思路人家是给了的。”

胡玉生皱眉说道:“爸呀,说起来是轻巧,可银行不愿意退钱,这不是矛盾吗?”

胡延坤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片刻后接着说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利益’。你去跟银行谈,要讲清楚‘债务转移不是甩包袱,而是盘活资产的科学路径’,要拿出‘服务企业发展’的姿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这么考虑:这笔钱由银行让老师们之前还的工资全部退回来,退回来之后,把这笔账全部转到石油公司身上,然后县石油公司带着这笔债划到省石油公司去。这样干很符合县长的想法,就是债务县里不承担,让银行去找省石油公司算账去。”

胡玉生瞪大了眼睛,连连摇头:“爸呀,银行恐怕不会干吧,现在其实老师们的工资都已经把欠款还了一大半了。现在让我再去办,根本不可能办到。银行是以利息为主啊,到嘴的鸭子,他们怎么可能会吐出来?”

胡延坤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说:“你呀,还是没有达到县长的高度啊,我看看会议纪要,县长提出了三个问题,言简意赅,抓住了重点。最厉害的就是最后一点,债务转移。如果银行不同意,那可以采取行政手段帮助他们同意。”

胡玉生好奇地问道:“什么行政手段?” 胡延坤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县长不是说了吗?在当事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凭什么放贷款?凭什么收贷款?这件事情搞严重了,那完全可以让公安机关介入,追究银行几个负责人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县长完全可以主张把老师们的工资要回来嘛。到最后这个责任,那个行长能扛得住。”

胡延坤能在官场走到如今的高度,绝非仅仅依靠家族背后那若隐若现的力量。岁月的磨砺赋予了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过人的智慧,让他在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中游刃有余。

三家银行共计 190 多万的贷款,看似数额庞大,可平摊到每家银行,不过 60 多万。这笔钱,对于一家银行来说,恰似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吞不下又吐不出。胡延坤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他心里清楚得很,倘若将这笔账务记在省石油公司名下,于银行而言,无疑是给这笔贷款上了一道坚固的保险。毕竟,省石油公司家大业大,在石油行业的地位坚如磐石。石油公司本就是特殊存在,相应的以后石油零售只有石油公司能够专营,所以省石油公司没有理由拒绝接收这笔债务。再想想,东洪县当初将最赚钱的一家公司上交到省里面,如今仅剩下一家小炼油厂苟延残喘,这笔债务转移似乎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思索再三,胡延坤目光坚定地看向胡玉生,快速说道:“你呀,回去多看看书去吧,这事我去运作,应该能够搞定。” 得到承诺,胡玉生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有个好爹,比啥都好啊。胡玉生走了之后,胡延坤也就转身便去找常务副县长刘超英。

刘超英,这位分管财务的副县长,此刻也算是平稳落地。平水河大桥的修建事故,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东洪县炸开了锅。作为分管财务负责人,他因未能充分履行履职监督责任,致使不合格产品混入大桥建设材料之中,如今大桥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若不是从中周旋,后果不堪设想。联合调查组与李显平之间达成了一种不可言喻的默契,将材料问题主要归咎于龙腾公司的罗腾龙,可即便如此,刘超英仅受一个警告处分。

当胡延坤踏入刘超英办公室的那一刻,刘超英脸上瞬间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说道:“胡主席,来,尝一尝,这个红茶,比你爱喝的绿茶要好。”

刘超英这人,在东原官场上以圆滑着称,却又懂得在圆滑中坚守底线,秉持着谁也不得罪的处世原则,在县里的各方势力间巧妙周旋。

刘超英为胡延坤泡了杯茶,胡延坤缓缓坐下,从兜里掏出烟盒,扔给了刘超英一支,自己也拿出一支抽了起来,点燃后深吸了两口,吐出一团白色的烟雾,才缓缓说道:“超英啊,我这些麻烦事都得求你多帮忙啊。”接着就将胡玉生为什么要不回来钱的原委说了一遍……

刘超英一边给胡延坤递水,一边回应道:“胡主席,我都明白,玉生这么做,其实也是为石油公司续命。石油公司那些设备确实该更新,但现在全国大环境都是三角债横行,咱们作为小地方的人,哪能知道东北和省城那些大厂的情况?设备不发货,公司真的要停滞。这件事,其实也是国家层面存在的问题。我看应该追究上面的责任……”

刘超英心里跟明镜似的,石油公司如今这烂摊子,胡玉生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但看在眼前这位老伙计胡延坤的面子上,他也不得不违心地说上几句好话。

胡延坤摆了摆手,神情严肃地说道:“超英啊,现在追究谁的问题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解决问题。”

刘超英和胡延坤都是大院里有名的老烟枪,聊了一会后,他再次掏出烟盒,用手指轻轻弹了弹,弹出两支烟,一支递给刘超英,一支自己叼在嘴上。两人沉默地抽了一会儿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气氛略显凝重。

片刻后,胡延坤将自己解决贷款的方案一五一十地讲给刘超英听。刘超英听完,眉满脸诧异:“你的意思是让银行把之前贷出去的款全部退回来?这恐怕很难啊!”

胡延坤神情凝重,缓缓说道:“再难也要办!现在石油公司和炼油厂基本都是负债运行,就算把炼油厂卖了,也凑不出 200 万。现在生产的成本太高,炼出来的油炼制完还是要亏钱。这是因为咱们的科学技术跟不上,炼油成本降不下来,这个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所以炼油厂赚不到钱,石油公司也赚不到钱,能拿出钱的只有银行。” 随后,他又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言语间满是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