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972章 李学武考察刘超英,沈组长挑衅胡玉民(第2页)

学武部长听完,微微颔首,倒觉得刘超英颇为坦诚,一般干部不会和他说这些话。他双手交叠放在桌子上,语气正式地说道:“超英同志,你说的这些问题也算不上原则性问题。谈了这么多缺点,说说你的优点吧。”

刘超英憨厚一笑,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说道:“部长,谈自己的优点,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如果说我有什么优点,那就是爱学习吧。东洪县的学习氛围一直很浓厚,这还要归功于泰峰同志,泰峰同志爱好学习,带动整个东洪县委班子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我也在那时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我什么书都看,包括小说、散文,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

学武部长说:“学习是一个人最大的能力。那你谈谈,下一步县里该怎么发展?”

刘超英说:“关于县里的发展方向,朝阳县长已经给出了科学的答案,那就是工农并重。以前东洪县一直着重发展农业,但农业发展潜力有限,难以改变东洪县贫穷落后的面貌。朝阳县长来了之后,抓好了‘一园一厂’建设,在工业发展上……”

刘超英话未说完,学武部长便打断问道:“你说的‘一园一厂’是什么?”

刘超英补充道:“这是朝阳县长为推动工业起步制定的政策。县里设立了县级工业园,目前已完成土地性质确认,即将挂牌。‘一厂’就是每个乡镇都要建一个小型地毯厂,每个村都要有地毯制造户。先让群众富起来,再让群众看看乡里的地毯厂是如何运作的。”

学武部长说:“超英同志,不用这么正式,我们就是交流。每个村都有地毯厂,全县近 20 个乡镇就有不少地毯厂,销路怎么解决?市场打开了吗?我现在不担心生产质量,更担心销售问题,群众对此反映如何?”

刘超英回答:“部长,从目前情况看,群众认可度非常高。东洪县一直缺乏短期内能帮助群众致富的途径,现在织地毯都需要排队,想进地毯厂工作的人也得排队,群众自己织地毯的热情也很高。县里之前定下的目标早已超额完成,现在产量都翻了一倍。如果一个人连致富都需要别人催促,那肯定难以实现富裕。”

李学武身形微微前倾,动作舒缓地从上衣口袋中摸出一包烟,那烟的包装在会议室昏黄灯光的映照下,泛着一层黯淡的光泽。他从中抽出一支,扔向对面的刘超英,脸上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和声说道:“超英啊,如今这形势,产品销售可是重中之重,地毯要是卖不出去,老百姓的心可就凉了半截啊。” 说着,他又为自己点上一支烟,烟头瞬间亮起一点猩红,缕缕青烟袅袅升腾,在他眼前缭绕,模糊了他的神情。

刘超英连忙欠身接过烟,挺直腰板,神色认真地回应道:“部长,销售这块您放心。跟您汇报一下,县长已经联系上深圳的一家外贸公司,对方很爽快,对咱们的地毯需求量极大,还和县里签了保价协议。”

李学武听闻 “深圳一家外贸公司” 这几个字,原本微微眯起的眼睛瞬间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光亮,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儿子剑锋的身影。他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轻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烟圈,说道:“产品制造难不倒咱们,可销售才是关键所在啊。这件事你们做得漂亮,一定要持续跟进,绝不能让群众寒心。”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会议室里回荡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谈得极为投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小会议室外,等待谈话的干部们已然有些不耐烦。县委常委、副县长曹伟兵抬手将抽了一半的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狠狠踩灭,火星四溅,随后他抬眼看向我,眉头微皱,问道:“县长,超英县长进去多久了?”

我下意识地抬手看了看手表,表盘上的指针在寂静中悄然转动,发出细微的 “滴答” 声。我轻声说道:“差不多一个小时了。”

曹伟兵站在一旁,又发了一圈烟,然后点了火,嘴里叼着烟,听到这话,忍不住插了一句:“都一个小时了,这指定是要提拔啊。这是要当市委书记啊!”

刘进京静静地站在旁边,眯着眼睛,从他进去到出来,短短不到五分钟,他心中隐隐觉得这其中定有隐情。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思索。

我将目光转向焦杨,神色关切地问道:“明天的教师节大会,都准备好了吧?”

焦杨连忙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都准备好了,县一中、石油公司已经凑了三十万,能解燃眉之急……”

此时,石油公司整顿领导小组已然正式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征用了石油公司的四间办公室,这一举措让石油公司总经理胡玉生心中极为不满。

胡玉生坐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满脸怒容地对田利民说道:“要四间办公室?你看看咱们石油公司,办公条件本就紧张得很,你还真给他们腾出来四间?”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桌上的文件都跟着晃动了几下。

田利民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身体微微后仰,神色镇定地解释道:“找四间办公室也在情理之中,组长有一间,副组长得有一间,几个工作人员也得有办公的地方,再加上会议室和档案室,这么算下来,他们要得还不算多呢。” 他翘起二郎腿,轻轻晃动着,脸上的表情不紧不慢。

胡玉生一听,心中的怒火更旺了,他瞪大了眼睛,从办公桌后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上,身体前倾,带着一丝质问的语气说道:“他们到底想整什么?咱们公司规规矩矩的,有什么好整顿的?”

田利民不紧不慢地说道:“是这样,他们现在找咱们要购买机器设备的往来账目。”

胡玉生听到这话,像是被点着的火药桶,瞬间情绪爆发。他的眼睛瞪得更大了,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问道:“什么意思?他们要我们的账目,你给了?”

田利民赶忙摇头,神色认真地说:“没给,但我寻思着,一直拖着也不是个事儿,他们毕竟是代表县委来的。我觉得吧,该给的材料还是得给他们。” 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胡玉生的反应。

胡玉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他缓缓坐回椅子上,双手不自觉地搓着,喃喃自语道:“不会出问题吧?”

田利民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刺眼的阳光瞬间洒进办公室。他看着窗外,语气笃定地说:“从账目上看,没啥问题。咱们还派人去对账了,也发了催货函。真要认真查,他们成本可不小,除非跑去东北。”

胡玉生一听 “去东北”,顿时火冒三丈,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去东北?想都别想!” 说着,他感觉胸口一阵憋闷,下意识地摸了摸心脏,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自从姓沈的来了,我的心跳就一直快得不正常。”

田利民慢悠悠地走回沙发旁,再次坐下,翘起二郎腿,淡定地说:“能有啥事儿?不过是完成后续任务罢了。等实现划转后,咱们可都是省公司的人了,县里想管也管不着。我让财务科把账报过去,一会儿咱俩去沈鹏办公室问问,看他们还缺啥,该有的礼数咱做到位,争取中午一起吃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