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田嘉明展现铁腕,沈常委露出獠牙(第2页)
姜艳红正在办公室里忙碌地工作着,突然听到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她抬起头,说道:“请进。”只见门缓缓被推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了进来。姜艳红看着这位老者,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诧异的表情。她在心中暗自思忖,这是哪位领导干部呢?看这模样,似乎像是已经退休了的。
东洪县副县长老黄,走进办公室之后,先是微微欠身,礼貌地说道:“姜部长,您好啊。我来给您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黄志行,曾经是东洪副县长……。”
姜艳红听到他的自我介绍,心中更加诧异了。毕竟,县里面退休的副县长跑到自己办公室来汇报工作,这还是她第一次遇到。
这时,姜艳红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了自己办公室的门牌上,这才想起上面还挂着老干部局局长的牌子。黄志行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姜部长,我是东洪县人,现在在东洪居住。在任期间,管过农业、教育、科学技术,还临时代管过一段时间的办公室工作……”
姜艳红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还是出于礼貌,起身走到一旁的茶几边,为黄志行泡了一杯茶。她微笑着说道:“黄老县长,请您先坐,喝口茶。”
黄志行接过茶杯,微微点头算是表示感谢,然后便开始如数家珍般地讲述自己在东洪县工作时的业绩和成效。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略显得意的神情,说道:“姜部长,您可能不清楚,我在东洪县管教育的时候,大胆改革,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我们县一中的校长和书记都是我推荐上去的,而且我们县二中、三中的升学成绩,比一般县里的一中还要高呢。”
姜艳红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黄志行的讲述。她心里明白,这个黄老县长跑到自己办公室来,又摆资历又讲成绩,肯定不是单纯来炫耀的,重点肯定还是在工作上。于是,姜艳红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黄老县长,您到底有什么事?”
姜艳红对老同志的这些历史过往,说实话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她又主动拿起茶壶,为黄志行添了一杯水,说道:“黄老县长,您看,这一会我还要到外面去开个会,时间比较紧,您要是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
黄老县长听到姜艳红这么说,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兜圈子了,他连忙说道:“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把闲话说多了。姜部长是这样,我这次来主要是向组织上反映一些问题。”
听到要反映问题,姜艳红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诧异,她主动问道:“反映问题,反映什么问题啊?”
黄老县长微微挺直了腰板,提高声音说道:“我要反映我们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理县长李朝阳的问题。”
听到这个名字,姜艳红部长差点被手中水杯里的水呛出来。她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反映谁的问题?”
黄老县长以为姜艳红部长没有听清楚,便又小声重复了一遍:“我要反映我们县政府负责人李朝阳的问题。”
姜艳红部长愣了一下,随后笑了笑,还是礼貌性地打开了面前的笔记本,说道:“黄老县长,您找组织反映问题是没有错的,但是呢,这反映问题一般不到组织部门反映,这应该到纪委和监察局反映。不过,您既然来了,我肯定要接待您,毕竟我们也有干部监督的职能嘛。您说说,反映李朝阳什么问题?”
黄老县长点了点头,说道:“是是是,组织部是干部的娘家人。我退休的时候是副县级,以前叫地区,现在肯定是市管干部,我肯定要找咱市委组织部。再加上我还是老干部协会的会长,一来是认识一下咱们组织部部长、老干局局长,二来是要汇报一下东洪县的老干部工作,第三个嘛,自然是向组织反映这些情况。”
姜艳红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她觉得这老头实在是有些不懂事。就算是汇报老干部工作,那也应该是县委组织部或者县老干局的人来,他一个退休的老干部,跑到市委组织部来汇报什么工作呢?不过,尽管心里这么想,姜艳红在面子上还是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她拿着笔,在笔记本上简单地记录了几笔。
在黄老县长详细地道明原委之后,姜艳红不时地点点头,说道:“志行县长啊,我明白了,您主要是反映民办教师考核转正问题吗?”
黄老县长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民办教师考核转正,那是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的,那是有法定程序和法律效力的。不可能李县长来了之后就全盘否定之前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这让我们老干部非常寒心啊。以前做的工作相当于全部做错了,只有他李县长说的才对,这没有道理嘛。”
姜艳红轻轻地点了点头,她将手中的钢笔插在笔帽里,时间悄然流逝,一个小时在黄老县长滔滔不绝的话语中匆匆而过。终于,姜艳红微微抬手,打断了黄老县长的话,语气平和却又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意味说道:“志行同志,您说的问题我都全部记录下来了。”
黄老县长微微向前倾身,眼中满是期待,说道:“哎,姜部长,组织部是干部的娘家人,您看这些问题怎么处理呀?”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想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
姜艳红轻轻放下手中的杯子,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态度平和地说:“志行县长,组织部是干部的娘家人没错,但是组织部不仅是退休干部的娘家人,也是在职干部的娘家人。您反映的这些问题,只是您的一面之词,组织部门肯定还要经过调查核实了解,才能判定这是什么性质、什么情况。”
黄老县长一听,立刻略显激动地伸手,仿佛要抓住什么重要的东西一般,斩钉截铁地说:“我敢保证,我敢以党性保证我所说的都是事实。艳红部长啊,我们老干部支持改革发展工作的,但是改革发展也要尊重历史成果。”
姜艳红看着他一脸正经的样子,微微叹了口气,主动开口解释道:“志行县长,我给您解释一下,我之前也处理过类似情况。不过教师转正这种情况,在平安县就有先例。平安县之前也是将一批已经取得身份的老师重新组织考试,结果有的老师除了写自己的名字,大字都认识不了几个,这种人怎么能教书育人呢?”
黄老县长却不以为然,轻轻摆了摆手,说道:“这情况不同。您可能年轻一些,不了解过去的历史。之前为了照顾领导干部,安排子女和和家属顶岗是正常操作,也会有一些做过贡献的同志,直接照顾安排子女家属进系统工作,这些都是惯例嘛。”
姜艳红解释道:“志行县长,组织上啊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现在也在逐步规范。从目前来看,您反映的这个问题,从组织程序上来讲,朝阳同志做的,没什么问题。不过,您既然来反映了,我们肯定高度重视,我们该处理,还是会处理。”
姜艳红此时已不愿再与黄老县长过多啰嗦,她的耐心渐渐消磨殆尽。恰在这时,干部一科的同志轻轻敲门,汇报道:“姜部长,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快到了,我们现在下去差不多了。”
姜艳红微微点头,转头问道:“平安县对接好了没有?”
干部一科的同志立刻回答道:“哦,我已经与平安县委办公室主任邓晓阳取得了联系,他们在县界的位置等我们。”
黄老县长一听,摇了摇头,说道:“我插一句嘴,这种迎来送往的风气不好啊。老干部搞集体学习的时候已经学了,市委、市政府专门发过文件,要求各级干部不能迎来送往。”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与责备。
姜艳红部长觉得他实在不懂规矩,但又不好发作,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悦,说道:“您的意见我们知道了,那您看这样,您中午是在食堂吃饭还是回去吃饭?您要是在食堂吃饭,我把我私人的饭票拿给您。”
黄老县长马上明白姜艳红是要送客,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站起身来,说道:“算了算了,还是不吃饭了,不给领导添麻烦。李朝阳的问题,非常严重,组织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啊。”
姜艳红和干部一科的同志来到楼下,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淡淡的轮廓。下楼梯时,这同志好奇地主动问:“部长,刚才在您办公室的是谁呀?”他微微歪头,看向姜艳红,眼中满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