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1012章 胡延坤心有不甘,田嘉明态度坚决(第2页)

我当即打断胡延坤的话,追问道:“不翻历史旧账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就是说不搞改革开放了吗?胡主席,您这话我实在是不太理解。在我看来,我们绝对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这是中央定下的基调,不容动摇。如果说现在有些现行政策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不相适应,而县委、政府都不能对此做出任何变动的话,那我们还要改革开放做什么呢?”

刘超英几人都点了点头,算是认同。

我继续道:“要是这种阻力来自上面的领导,那我就去找上面的领导反映情况;要是来自咱们县里的干部,那就坚决对县里的干部进行调整。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绝对不会因为个别同志的不同意,我们就停止搞改革、停止搞开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我敲了敲桌子,直接道:“换句话说,无论是谁,只要阻碍东洪改革开放的大局,都是螳臂当车,到最后必然是自取屈辱。”这还是说给胡延坤,也是说给背后的李泰峰的,李泰峰之前的历史问题可以不追究,假如退休后还在指手画脚,说三道四,阻碍发展,那县里自然是没有再留下情面的必要性。

我看现场的氛围有些紧张了,就道:“咱们还是回归正题吧,你们觉得对于公安局万金勇局长被打、公安局正常执法受到阻挠这件事,该如何处理才好呢?”

当问到这个话题时,刘进京和刘超英两人都不约而同地不再言语,陷入了沉默之中。看到他们二人都不表态,我心里顿时明白了 —— 不表态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态度。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做选择,往往就是一种选择。

我将目光转向胡延坤,说道:“胡主席,您现在是代表泰峰书记来的,这件事情大家肯定还是要听您的指示,您就来说一说,这件事该怎么处理才合适?”

胡延坤在进门之前,其实已经和另外三个人商量好了,不能让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然而进门之后,却依旧是他一个人在不停地说话,另外三人在关键问题上始终都没有表态。他思索了片刻,开口说道:“县长,我,代表不了泰峰,只是泰峰个人有这个想法,关于这件事,我觉得我们对家属还是应该要有包容之心,要充分理解李爱琴作为老黄县长家属的心情。你想啊,老黄的尸体被‘偷’了,她情绪激动也是人之常情嘛。”

刘超英却不认同这种说法,反驳道:“老胡啊,此言差矣啊,可不能说尸体被‘偷’了,按照我们东洪县千百年来的习俗,哪有死人之后不守夜的道理?我可是听说啊,老黄是一个人躺在棺材板里,连个守着的人都没有!人家儿子知道了这事,把自己的爹给安葬了,你说说,把这又有什么错呢?难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反倒是第二天,李爱芬他们一家人跑到人家祖坟上闹事,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想借机生事,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到时候丢的是东洪人多脸面。别说咱们都是领导干部,就是普通群众,也要旗帜鲜明的制止这些乱象嘛。

刘进京道:“我再插一句啊,就算是家属,但凡是对老黄有那么一点感情,我们不偏不倚的讲,小黄葬父这件事,咋说,都没有任何错误。我说延坤啊,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纵容。我现在都想不通,泰峰同志熟读马列,以前是那么讲政治的一个人,怎么现在说话办事都变得如此不着调了呢?哎,他以前是县委书记,这事就没处理好,当初老黄的离婚的报告,他就不该批。现在的一些做法也让人有些看不懂。你说说看,老黄的媳妇跑到县里来闹事,这难道是一个正常领导应该说的话吗?”

刘超英道:“这个我说句话啊,当初这事,显平是做的媒人,好像这个李爱琴和显平他们家,有些关系,至少啊,是本家。泰峰,是看重了这一点才批的。”

刘进京倒是不以为然的道:“算了吧,我看老黄也是看重的这一点,有什么用那?这显平不是也没有来?连根香都没来烧嘛。”

听闻刘超英这番话,我顿时警觉起来,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果然是李泰峰,是李泰峰想让人到县里来闹事,通过这种方式给县政府施压吗,觉得县里废了他在位时候的一些政策,如果真是出于这个目的来考虑事情的话,那可就……

我随即向刘超英追问道:“超英,你刚才说什么?难道泰峰书记让老黄的媳妇到县里来闹事,是想借此给县政府施压吗?是不是这个意思?”

刘超英也意识到自己似乎说多了话,连忙改口道:“哦,没有没有,我刚才只是随口一说,纯粹是随口一说而已……”

我心中暗自思索:我从内心里一直都是尊重李泰峰的,虽然东洪县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从来没有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泰峰书记一个人身上。可是,如果他真的在背后拆我的台,那以后我也没有必要再在市委面前为泰峰说话了。虽然李泰峰挖了平水河护河大堤,牺牲了东洪和群众的利益,支持了地委的工作,但是受损失的是东洪的群众。对于这件事,钟毅书记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也十分复杂,并没有完全认同这种做法。看来,是时候敲打一下李泰峰了。

原本我还想着让田嘉明只是给李爱琴一点教训,把事情解决了就算了,但是现在看来,在这件事情上必须要依法处理才行。这样一来,至少能够让老黄县长的儿子站在县委这边,县委在照顾干部家属这方面就不会理亏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李爱琴与县政府之间工作上的矛盾,巧妙地转化为李家和黄家的家庭矛盾,然后再去找市委说明情况,让组织出面,敲打一下李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