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王守谦碰壁市委,田嘉明硬刚显平(第2页)
王守谦连忙应道:“是这样啊。我们是考虑到,对这些娱乐场所啊进行全面检查,主要目的呀是净化社会环境,改善社会风气,这也是响应上级号召。根据省厅的文件,要求各地啊在冬季之前也要集中开展一次扫黄打非的专项行动,所以我们也要形成详细方案,上报给上级公安和政法部门审批。”
李显平虽然看着桌上的方案,但实际的心思根本不在方案上,因为这王守谦寥寥数语,已经把核心意思都汇报清楚了。他心里有一个深深的担心:自己刚刚从曹河县离任不久,这下一任的公安局长和县委县政府就大张旗鼓地开展声势浩大的扫黄打非行动,这要是查不出问题,倒还好说;可一旦查出问题来了,这前任领导的脸上固然是不好看,自己作为曾经曹河的县委书记,也难免会被人说三道四。
李显平抬眼看了一下王守谦,那眼神锐利如刀,很显然,王守谦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做这次汇报,其所考虑的,恐怕也是这个因素。他心里清楚,郑红旗也不是傻子,如果一上来就把曹河县的娱乐场所动了,说不定会牵扯出意想不到的人物,到时候局面就很难收拾了。
李显平突然开口,语气拖长,带着一丝探究:“这个王守谦,我问你,这是你们红旗书记让你来汇报的,还是你自己的意思啊?”
王守谦稍微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显平书记,这就是我们红旗书记,专门让我们政法机关到上级公安和政法部门汇报到位的啊!”他特意加重了“专门”两个字。
听到这句话,李显平就已经完全听明白了:这分明就是郑红旗在投石问路,打草惊蛇。郑红旗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自己这位政法委书记知道这件事,看看自己的态度。李显平在心里暗暗点头,这郑红旗确实是心思缜密之人,生怕在没有打招呼之前就搞大规模的扫黄行动,到时候搞出什么不好收场的事情来,先过来探探口风总是没错的。
李显平没有接话,而是伸手拿出来桌上的一本台历。这日历已经被撕掉了很多页,只剩下1\/5了,白色的纸页边缘卷着毛边。这也就预示着一年的时间,也仅剩1\/5了,时间过得飞快。
李显平伸出手指,在日历上11月8号的位置轻轻点了点,说:“现在是91年的11月8号,你看,今天正好是立冬啊。守谦啊,你到这个曹河县,今天是第几天了?”他的语气又恢复了平和,像是在拉家常。
王守谦赶紧计算了一下,回答说:“好的,书记,我今天调到曹河,已经是第三天了。”
“第三天?”李显平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一些,“才第三天,你们就搞了这么一本材料,这么一大套方案来啊!”说着,他就将那本方案拿起来丢在了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王守谦连忙解释道:“书记,这个我们呢,是打算动用临平县和东洪县,还有平安县,三县公安机关,采取异地用警的方式,来搞这次专项行动。这样能保证执法的公正性,避免本地人情干扰。”
李显平用手指重重地叩了叩桌子上的方案,发出“笃笃”的声响,他说:“稍等一下,守谦同志啊,你先听我说。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一个政法委书记,我肯定是支持你们搞扫黄打非行动的,这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必要手段,但是啊,我也要提醒你到位啊!第一,你说道异地用警,这本身就是对曹河公安的不相信、不信任啊!你是曹河县公安局长,你刚刚去就搞异地用警,这个方面的问题,你考虑过没有啊?这会让曹河局的同志怎么想?第二,你们刚刚去,对曹河县整个的情况都不了解吧?风土人情、企业状况、治安重点,你们都摸清楚了吗?你们现在就制定出方案,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搞这么1套方案出来,很明显,这套方案并不完善,考虑得太简单了!”
他顿了顿,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既然要搞,就不能只搞表面文章,除了要搞出声势之外,还要搞出实际的行动效果来。不能三个县公安机关,把警车往这曹河县一开,搞得轰轰烈烈、人尽皆知,那社会群众还以为曹河县发生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大事呢!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还可能影响投资环境。”
王守谦本想解释什么,刚张开嘴,这李显平一摆手,示意王守谦不要打断自己说话。
李显平继续说道:“你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市委提出大干100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各地都在卯足劲儿搞发展,上项目、拉投资,忙得热火朝天。现在你们如果搞这个行动,我怕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效,让投资者产生顾虑。从政法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我明确表态,不支持你们现在就这样搞。”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王守谦未曾料到,郑红旗书记原本只是想以礼貌的态度向李显平打个招呼——倘若李显平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牵涉到这些非法生意之中,便要抓紧时间让他们收手,以免到最后落得个无法收场的境地。可没承想,李显平竟然直接拒绝了这一善意的提醒。当然,从领导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件事情,你同意去做,自然有充足的理由;你不同意去做,同样也有充足的理由。任何事情本身就存在着复杂性,关键之处在于你究竟站在谁的立场上。
王守谦开口说道:“显平书记,这个……这个有些问题是不是社会反响比较强烈啊?要是我们公安机关不采取一些措施的话……”李显平曾担任过县委书记,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位县委书记说话是温文尔雅、办事不慌不忙的。在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就应当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所以通常来说,县委书记、县长给人的感觉都比较“霸道”。没等王守谦把话说完,李显平便打断道:“守谦同志,我这是在给你下达命令,并不是啊在与你商量嘛。不是不让你们去开展工作,而是你们不能过于急躁,操之过急了。”
领导拥有提出同意的权力,当然也拥有否决的权力。领导最终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完全是由领导个人来决定的,这也正是领导权力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既拥有拍板决定的权力,也拥有拍板否定的权力。
王守谦又劝说了几句之后,李显平已经有些不耐烦了,王守谦感到十分无奈,只能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王守谦离开之后,李显平心中满是不满,暗道:“这些平安县来的干部,简直丝毫不懂规矩。这才刚去了几天,就想着要搞扫黄打非的行动。要是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怎么会把政法机关放在眼里呢?”
王守谦走后,李显平这才想起需要给东洪县公安局长田嘉明打个电话,心里也带着些许的不爽,暗自思忖道:“这田嘉明仅仅是县政府的党组成员、县公安局的党委书记,到现在都还没有正式担任局长一职,说抓人就抓人,把一个东洪县搞得是风雨飘摇、怨声载道!李朝阳啊,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就像嘴上没长胡子一样,办事一点都不牢靠。”
没过多久,田嘉明的电话就接通了。田嘉明确实是有能力的——他曾在市公安局当过办公室主任,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见过不少,再加上自身素质较为出色,说起话来不卑不亢。
李显平没有丝毫客套,直接带着严厉的语气说道:“田嘉明同志,你现在仅仅是县政府的党组成员、公安局的党委书记,还没有正式转正,做事情还是要多考虑一下后果的!老县长黄志行的爱人,你们凭什么把她给抓了?”
田嘉明听到李显平用这样的语气跟自己说话,一股无名之火瞬间从心中升腾起来。当然,田嘉明是有底气这么做的——虽说李显平和钟毅的关系比较好,但是田嘉明可是和周海英攀上关系的人,所以在田嘉明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太把李显平这位政法委书记当回事。
田嘉明回应道:“显平书记,您所说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我也没有办法呀!我总不能为了自己能够当上局长,就把打我们副局长的违法犯罪分子给放了吧?如果我把这位县长夫人给放了,说句实在话,就算是县里让我当局长,我都不会去当,公安局副局长被打了,我连个屁都不放,书记,我实在是没脸去带领我手下的这几百个兄弟啊。”
李显平听完田嘉明的话,感到十分诧异,没想到田嘉明竟然敢如此跟自己说话,于是说道:“田嘉明,你该不会是连公安局长都不想当了吧?是政法委把你派到这个东洪县去的,如果到时候在人大选举投票这一关上没有通过,丢的可不是你个人的脸面,丢的是组织的脸面!”
田嘉明毫不客气地说道:“显平书记,您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可就不认同了。选举我担任公安局局长,那是东洪县委和人大的政治责任。他们要是不能实现组织的组织意图,那就说明县委和人大驾驭全局的能力有所不足嘛。显平书记,他们完不成任务是他们自己丢人,这和咱们政法委以及我个人能有什么关系呢?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跟您说这事我都不担心,您也就不要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