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3章 田嘉明大义凛然,杨伯君抓住关键(第3页)
胡延坤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给人大的几个副主任都打了招呼,他们都已经明确表态,在关于对田嘉明的使用问题上,绝对会公平公正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我可以肯定地说,田嘉明想要转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做通所有人的工作。” 说完之后,胡延坤又补充说道:“而且,包括县委、政府的领导,人大都不会给这个面子,大家都不会同意他转正的。”
田利民在一旁抽了口烟,接着说道:“是吗?我看县委政府这是政治上不成熟啊!省委省政府专门发了个文件,要求在 12 月 31 日之前,全省所有县级石油公司必须全部划转到省石油公司,省石油公司必须要完成这项政治任务,这是全县改革的重要一部分。可是,县长还在调查我们,想着收拾人,还在说这是为县里的工人考虑。他以为这样人家就高看他一眼?却不知道到时候省石油公司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接收。现在倒好,县委政府不先解决外部的问题,反而先自己查自己人,这怎么能行呢?这不是胡闹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气氛显得有些凝重。这时,沈鹏带着关心的口吻,问胡玉生:“老同学,现在还疼不疼啊?”
胡玉生心里暗自骂了一句,心想:“疼不疼?这子弹要是打到你腿上,你说疼不疼?” 但是,他还是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说道:“我个人受伤的事情是小事,最主要的是咱们县里石油工人的利益,一定要保护好啊!县石油公司的财务和账目也一定要保护好,不能出任何问题。”
田利民接过话茬,说道:“我们现在已经给大家通了气,告诉他们如果明天后天县委政府不能给我们一个关于田嘉明的说法,那么的石油工人将会走到街上,举行示威游行,到时候看县委政府还要不要脸面。”
胡延坤听到这话,抽了口烟,叹了口气,说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是最好的斗争手段啊。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第二天。吃过早饭,我正打算召开工作会,专题研究冬小麦灌溉的有关问题。在办公室坐了一会,我也拿着窗台上的枝条剪刀,来到了小花园。
小花园上的枝条已经光秃秃的,我突然慢慢理解了李泰峰为什么总是喜欢拿个剪刀在小花园里修剪花草。看着那些残枝枯叶落在地上的那一刻,心里倒还是颇为解压的。我手里拿着园艺剪,正在专心地修剪着枝条,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这个时候,杨伯君拿着自己的皮包,脚步匆匆地来到了我的跟前,停住了脚步。我抬眼看了一眼杨伯君,语气平和地说道:“伯君啊,你昨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你忙什么去了?怎么也不见你过来汇报一下情况。”
杨伯君连忙解释道:“县长,实在是不好意思,我昨天在一直忙到了晚上,所以没来得及跟您汇报。昨天我去了石油公司下属的采矿厂和这个炼化厂区,了解了一下那里的情况。”
我接着问道:“那你知不知道这个工人要闹事啊?”
杨伯君回答说:“县长,我当然知道了,而且对情况还比较了解。”
我追问道:“知道为什么不及时汇报?”
杨伯君有些无奈地说:“县长,我没来得及汇报。是这样的,我觉得破解这个事情,还是要靠工人自己。”
我一边剪着花枝一边专注地听着杨伯君的汇报。他略显急促地开口道:"县长,是这样的,并非所有县石油公司的工人都参与了围堵警车、策划游行示威和上访的事件。实际上,参与上访的工人只是其中极小一部分,连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这些人大多是通过花钱或者非正规渠道进入县石油公司的。反观钻采公司和炼化公司的工人,对他们这波操作本就意见极大,所以昨天我特意跑了这两个公司。"
杨伯君说到这里,我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 —— 这分明是要发动群众斗群众!我随即追问:"伯君,你的意思是让炼化厂和钻采厂的工人站出来反对销售公司的人?"
他憨厚地笑了笑,继续说道:"县长,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研,我发现三个厂之间的矛盾极其深刻。就连二级班子的领导,对县石油公司的做法也颇有微词。大家本是一家公司的人,凭什么有关系的人就能直接进入省石油公司,没关系的炼化和钻采工人就只能留在县里?有钱有背景的人能走后门进县公司等待接收,没关系的人就只能在两个厂区干苦力。昨天我和两个厂的领导班子沟通后,他们都表示愿意站出来维护县委政府。"
听到这里,我停下脚步,将剪子捏在手里背在身后,郑重地说:"伯君,这个思路非常好!这样一来,就能避免某些人谣传县委政府在从中作梗。改革改的是什么?就是改特权!既然你找到了这个方法,我认为切实可行。现在动员工作进展到哪一步了?"
杨伯君立刻回应:"我今早来汇报,还有个重要情报 —— 石油工人下一步还打算闹事,主要是销售公司和机关人员。他们想给县委政府施压,逼县里表态将所有人划转到省石油公司,同时给公安局施压,要求依法惩处田嘉明。"
我看着周边逐渐多起来的上班人群,说道:"乱弹琴,这个局面省石油公司不会接,到时候问题暴露在省里,出丑的还是东原市委政府,走吧,去办公室详细说。"
而在县公安局,市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孙主任带着市公安局、检察院的一行人来到县公安局。田嘉明并未出面接待,而是委托副局长万金勇代为陪同。
孙主任原本负责为周朝政服务,周朝政调离时因时间仓促,加上政法委干部冻结,他一直没等到提拔机会。因此,孙主任一直盘算着到下面县里当个县局一把手。如今他觉得机会来了 —— 只要扳倒田嘉明,自己就有望成为东洪县公安局长。平安县去不了,东洪县尚可争取。
当孙主任看到来迎接的只有副局长万金勇和几个中层干部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斜睨着旁边的县公安局局长刘建国,质问道:"刘主任,怎么回事?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是公安局的同志看不起你,还是看不起我?"
万金勇是个聪明人,立刻察觉到领导的不悦,连忙解释:"实在不好意思,孙主任,我们田局长到下面派出所处理紧急工作了。"
孙主任背着手朝公安局办公室走去,他四十出头,从政多年,戴着眼镜,一张方正的国字脸显得斯斯文文,说话却毫不留情:"怎么,贵县又出了什么开枪的大案?"
万金勇赔笑道:"孙主任,没什么大案,只是县委政府部署了冬季治安的攻坚行动,公安局是主力,局长得亲自下乡调研。"
孙主任轻蔑地瞥了万金勇一眼。作为市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他平日里除了接触市政法委领导,偶尔还能陪同省里政法机关来东原考察的领导吃饭,这无形中抬高了他的身价。对于县公安局的副局长,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眼神里满是不屑与傲慢。尤其想到曾经的老领导周朝政如今已是东海市政法委书记,他更添了几分优越感。
进了会议室,孙主任径直坐在会议室中央,旁边是政法委的一名处长,另一侧则坐着公安局和检察院的同志。
众人落座后,孙主任看着对面坐着的七八个县公安局干部,面色不悦地说:"干部给群众来硬的,群众给干部硬着来!给群众动刀动枪的!我们今天是来调查田嘉明的,他不在,我们调查什么?听你们工作汇报?听汇报需要我们大老远跑一趟吗?这个时候,当事人的态度,很关键。赶紧把田嘉明叫到会议室接受问话!"
万金勇为难地说:"孙主任,田书记交代了,他是当事人,确实不好出席。我当时在现场,您若不愿听汇报,想个别谈话,和我谈也行”
田嘉明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李显平的不满。而且他是当事人,按规定也该回避。
孙主任不屑地颔首:"和你谈?你是万金勇吧?我提醒你,你提公安局政委的文件,县里报上来备案了,但是我看政法委还得在斟酌,东洪公安这乱象...... 一言难尽,我看公安局政委的人选,我们政法委恐怕还得再征求一下干部群众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