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1158章 晓阳赴农业局任组长,伟正到东投调研挑毛病(第3页)

“于书记!王市长!欢迎欢迎啊!领导们百忙之中莅临东投指导工作,我们倍感荣幸啊!”齐永林一边握手一边寒暄。

于伟正笑着回应:“永林同志,打扰你们了。主要是想来看看咱们东原国企的排头兵,学习学习经验,也看看‘三学’活动在基层企业的落实情况。”

一行人步入大楼。于伟正一边走,一边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四周。大厅宽敞明亮,墙上挂着企业发展历程和荣誉奖牌,但……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三学”活动的宣传标语或学习园地。他不动声色,继续在齐永林的陪同下,参观了东投集团的荣誉室,听取了关于东投大厦建设进展、客运公司运营、高粱红酒品牌运营以及几个民生投资项目的简要汇报。

来到会议室落座,工作人员端上热茶。市委秘书长郭志远主持会议:“齐董事长,于书记和王市长这次来啊,主要是想听听东投集团近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三学’活动,企业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推动发展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

齐永林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他重点介绍了东投集团在投资领域的布局和成效,如何通过资本运作盘活资产、获取收益,如何敏锐捕捉市场机遇,投资前景看好的项目。他侃侃而谈,言语间充满了对市场投资的自信和对传统实业模式的某种……疏离感。

“……于书记,王市长,现在市场变化很快。我们东投的核心思路,就是抓住‘投资’这个牛鼻子!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比如我们最近在关注的家电和农资市场,回报率非常可观。至于传统的生产制造,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已经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了。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成本低,在制造业领域比我们国企更有优势……”齐永林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实体制造业的某种轻视。

于伟正听着,眉头微微皱起。当齐永林汇报告一段落,郭志远适时提醒:“永林同志啊,于书记也很关心咱们集团‘三学’活动的开展情况。”

齐永林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哦,‘三学’活动!我们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组织了传达学习。不过……企业嘛,主要还是抓生产、抓效益。学习活动,我们更多的是结合业务工作,在班子内部和党员干部中开展研讨,形式可能……没那么丰富。”

于伟正端起茶杯,脸色严肃了些:“永林同志啊,‘三学’活动,是市委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习南巡讲话精神,核心是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学习先进经验,是为了找到差距,明确方向!学习先进典型,是为了激发干劲,担当作为!这可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能否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站稳脚跟、做大做强的关键!”

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在座的东投班子成员:“东投集团作为东原国企的龙头,不能只把眼睛盯在‘投资回报率’上!国有企业,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实业报国’的初心不能忘啊!投资固然重要,但实体产业是根基,是吸纳就业、稳定社会、支撑地方经济的基本盘!不能因为制造业暂时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要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精神,探索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如何在发展实业的同时,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这才是‘三学’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于伟正的话让齐永林脸上笑容有些僵硬,他没想到于伟正会如此直接地批评他们的发展思路。

这时,东投集团副总经理胡晓云连忙笑着打圆场:“于书记批评得对!是我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落实上不够深入。我们马上组织再学习,再部署!一定把‘三学’活动与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把书记的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于伟正看了胡晓云一眼,脸色稍缓,但语气依旧严肃:“晓云同志有这个认识很好。学习资料少?市委‘三学办’的资料很丰富,你们可以随时去取,也可以请专家来讲课。关键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东投集团真正打造成一个既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又能担当社会责任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转向齐永林:“永林同志,你是老领导了,经验丰富。东投集团能有今天的成绩,你功不可没。但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的思想观念、发展思路也要与时俱进啊!希望你们班子认真反思,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把‘三学’活动抓实抓深抓出成效!市委可是期待着东投集团的新气象!”

齐永林倒是不像胡晓云对于伟正那样客气,直接说道:“伟正同志啊,南巡讲话的精神实质还有一点啊,那就是政府该管的要管,政府不该管的,那就少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