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1161 章 唐瑞林莅临东洪,贾书记履新东投

看着毕瑞豪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坐回办公桌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唐瑞林亲自打电话来为龙投集团站台,这背后的分量,我心里清楚得很。毕瑞豪那副噤若寒蝉、不敢多言的样子,也印证了周海英这位省委常委的儿子在东洪的能量,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龙投集团?我对它实在提不起什么信心,以前东原最大的皮包公司,虽然做了些实业,但是有些事情还是涉及到不少灰色项目。作为一县之长轻易去站台,这也并不严肃。所以,我从内心里更不愿意轻易去站这个台。但唐瑞林的面子,又不能不给。

思忖片刻,我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县政协主席刘超英的办公室:“超英主席吗?我朝阳。方便的话,请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没过多久,刘超英就推门进来了。卸任了县政府常务副主席,没有了政府上的繁杂事务,权力确实是小了,但是责任和压力自然也小了。过了个年,刘超英脸上的肉明显多了一圈。

我看着刘超英的精神状态不错,脸上带着一副颇为淡然的笑容,心想由刘超英陪同唐瑞林剪彩,倒也不失为一个合适的选择,在县政协主席这个位置上,协调关系、迎来送往也是他的长项。

“县长,您找我 ?”刘超英在对面坐下,习惯性地掏出烟盒,递给我一支。

我摆摆手,示意不抽,开门见山地说:“超英主席啊,有个事跟你商量一下。明天市政协唐瑞林主席要来咱们东洪,主要是调研‘三学’活动开展情况,另外……还要参加龙投集团那个家电专卖部的开业剪彩。”

刘超英点烟的手顿了一下,脸上笑容不变,但眼神里多了几分了然:“哦?唐主席亲自来?怎么没通知我们县政协啊,不过啊,这可是大事啊!咱们得好好接待。”

我点点头,语气带着坦诚:“是啊,唐主席是老领导了,能来东洪指导工作,我们要重视。不过,超英主席,明天上午张市长那边临时有个重要的工作协调会,点名要我参加。时间冲突了,我实在分身乏术。所以,我想请你辛苦一下,明天全程陪同唐主席一行。你看怎么样?”

刘超英吸了口烟,缓缓吐出烟雾,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县长啊,您这话说的。唐主席是市政协主席,虽然现在不是市委副书记了,但毕竟是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之一。按照惯例,这种级别的领导下来,咱们县里党政主要领导,至少得有一位全程陪同才显得重视。您要是实在走不开,那……我陪也行。就怕礼数上不够周全,让唐主席觉得咱们东洪怠慢了。”

我明白他的顾虑,也理解他话里的意思。刘超英在县里多年,深谙官场接待的规矩和门道。党政主要领导如果能出面接待,不仅客人觉得有面子,就是承办单位的领导,说话也硬气。

我语气诚恳地解释道:“超英主席啊,你的顾虑我理解。但现在情况特殊。一来,张市长那边是紧急任务,点名要我参加,推脱不了。二来,‘三学’活动是当前市委抓的头等大事,唐主席这次来,重点也是调研这个。你是政协主席,位置超脱,由你出面陪同调研,既能体现县里对政协工作的支持,也能更客观地展示活动成效。至于剪彩活动,”我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那是企业行为,我们政府干部参与,分寸要把握好。你代表县政协出席,表达一下祝贺和支持即可,点到为止。我这边,这样吧,我先回来一趟,陪着唐主席看个点位就去市里面开会,等张市长那边的会一结束,如果时间来得及,我会尽快赶过去和唐主席汇合。”

刘超英听着,脸上的为难之色渐渐褪去,代之以一种沉稳:“县长,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行!这个担子我挑起来。您放心,唐主席那边,我一定接待好,把咱们东洪‘三学’活动的亮点展示好,把县里的重视态度表达清楚。不过县里的点位选择,我可不负责,毕竟我没抓三学活动,谁干的好干的差,我不清楚,县政府要把点位选好。”

“有你出马,我就放心了。至于点位的事,我来安排!”

我立刻又拿起电话:“韩俊,来我办公室一趟。”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韩俊很快小跑着进来,手里还拿着笔记本:“县长,您找我?”

“韩主任,市政协唐瑞林主席明天上午来东洪调研‘三学’活动,并参加龙投家电专卖部的开业剪彩。这事怎么样了?”我直接问道。

县长,刘主席,”韩俊的声音带着诚恳:“您看……市政协唐主席这次来,主要是调研‘三学’活动。这项工作是县委宣传部牵头,刘志坤部长具体负责的。‘三学’办公室那边对政策把握更准,情况也更熟悉。接待方案和具体协调,是不是请‘三学’办的同志主导更合适?我们政府办全力配合。我手头上确实……唉,县长您是知道的,开春计划、几个重点项目跟进,还有日常的文电会务,办公室真是一个人当两人用,恨不得劈成两半。”

他的话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我和刘超英都明白,韩俊这也是不想搞这些琐事。接待上级领导,尤其是唐瑞林这样心思难测的老领导,事事敏感,处处是坑,协调起来费心费力,做好了是分内之事,稍有差池就可能惹来麻烦。

我没说话,只是把目光投向坐在沙发上的刘超英。刘超英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仿佛刚才韩俊的话与他毫无关系。放下茶杯,他脸上露出那种政协领导特有的、带着点超然又略带自嘲的笑容,开口了,话却是对着韩俊说的,语气温和得像是在拉家常:“韩主任啊,你的难处,我和朝阳县长都理解。政府办任务重,压力大,这是事实。不过你刚才这个提议,我看不太妥当。”

他轻轻摆了摆手,“‘三学’办是负责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的,让他们去具体协调车辆、安排食宿、对接行程?这不成了越俎代庖嘛!名不正言不顺,其他部门也不好配合。”

他话锋一转,开始“诉苦”,但语气依旧平和:“县长啊,我们政协这边呢,情况你也清楚。办公室那几个老伙计,跑跑腿、送送文件、收发一下报纸杂志,那是绝对没问题的,都是老黄牛,踏实肯干。但要说协调各个部、委、办、局?唉……”刘超英摇了摇头,笑容里带着几分无奈,“我们政协是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的地方,一没人权,二没财权,说话不响嘛。平时找哪个部门协调点小事,都得看人家脸色,赔着笑脸。接待市政协主要领导这么重要的事,环节这么多,要求这么高,我们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挑不起这副担子。到时候哪个环节掉了链子,耽误了事情,我可没法向你、向唐主席交代啊。”

刘超英最后又把皮球轻轻巧巧地踢了回来,还顺便给韩俊戴了顶高帽:“韩主任,你是县里的大管家,协调能力最强,威信也高。你出面,哪个部门不得给几分面子?我看啊,这事还非得你牵头不可。你要是实在忙不过来,可以多使唤使唤我们政协办公室的人嘛,给他们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你空了,也多去指导指导他们,给他们搞搞‘三学’,就学你怎么协调工作、怎么服务大局这个典型,保证他们进步快!”

刘超英这番话,滴水不漏。既摆明了政协的“弱势”处境,又充分肯定了政府办和韩俊的重要性,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还顺带调侃了一下,缓和了气氛。

我知道,不能再让他们俩这样推来推去了。我轻轻咳嗽一声,手指在办公桌上点了点,做出了决定:“好了,超英主席,韩主任,情况我都清楚了。接待唐主席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我看向韩俊,语气平和:“韩主任,超英主席说得有道理。政府办是综合协调部门,牵头负责接待工作是职责所在,推来推去的让人笑话。‘三学’办侧重业务指导,具体接待保障还是以你们为主,县政协也不能只对嘴吃饭,还是要派人参与。这件事,大家就不要再推了。需要协调哪个部门,你直接去协调,遇到困难直接向我汇报。”

韩俊知道事已至此,无法再推脱,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点了点头:“好的,县长,我服从安排。只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出来,“只是办公室人手确实紧张,一个人掰成几瓣用,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县长,您看……能不能考虑给办公室再补充一两个年轻人?有个跑腿打杂、专门盯盯具体事的,我也好集中精力抓好统筹协调。”

我看着他一脸诚恳又带着点希冀的表情,不由得笑了出来。这个韩俊,到底还是趁机提出了条件。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政府办任务繁重,增加人手的要求并不过分。

“好啊,韩俊,”我指着他笑道,“你这个同志,很会抓时机嘛!这个时候跟我提要人的事。行!我原则上同意。你看中了哪个单位的年轻人,觉得合适调过来的,打个正式报告上来,写明理由和拟调入人员情况,我批。”

韩俊脸上立刻阴转晴,连忙应道:“谢谢县长支持!我一定把接待工作落实好,绝不掉链子!人选我确实考察过两个,回头就把报告送您阅示!”

“嗯,”我点点头。超英主席,”我又转向刘超英,“明天就辛苦陪同了。”

刘超英笑着站起身:“县长放心,陪好领导是我的本职工作,保证完成任务。”

韩俊也连忙点头:“县长。刚才市政协办公室那边已经发了正式通知过来。我正安排人对接行程细节。”

“嗯,行程对接得怎么样了?具体时间、路线、陪同人员、座谈地点,都明确了吗?”我追问细节。

韩俊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翻开笔记本:“县长,具体细节……还在对接中。市政协办公室的同志说,唐主席的行程安排比较紧凑,有些细节还需要再确认。他们那边……好像也不是特别清楚唐主席的具体想法,还在请示领导。”他犹豫了一下,补充道,“感觉……有点不太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