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锦衣夜行
华夏的传统观念里,父母对子女的付出,那都是无私,并且毫无保留的,大多数父母也都是这么干的,甚至明知道养废的情况,还是要持续不断地输血。
有些人会说,之所以吞下这样的苦果,都是因为自己引导不当造成的,是咎由自取。
秦志远之前就是这么说服自己,从而对儿孙们的一些过分行为寻找注解。
可跟徐建军这个奇怪的家伙接触的久了,他就逐渐发现,那些老一辈的死板经验总是被徐建军贬得一文不值。
社会标榜的无私奉献,也被人家说成是助纣为虐。
慢慢老秦也就琢磨出味儿了,徐建军这种看似以自我为中心的操蛋行为,反而是把生活过的一片和谐。
他自己舒服,从来不内耗,那种没压力制造压力增加磨练的自我催眠行为,在他这儿没有一点市场。
而且这家伙特别善于指使别人做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
你还别说,这种让别人通过做事儿得到相应回报的做法,简直是屡试不爽。
可比那种直接给予的方式有效果多了。
老秦头生活阅历丰富,其实就是陷入了某种误区,才把自己日子过的鸡飞狗跳的。
等他琢磨出其中的道道,跳出去也非常简单。
反正自去年在两个儿子家不受待见之后,老秦反思过后,干脆放弃了一切多余动作,对子孙的事情不闻不问。
把孩子养大是义务,帮他们组建小家庭,是他这个父亲的担当。
至于他们生活怎么过,过的好不好,就不宜牵涉太多,以往的经历也证明了,自己管也管不明白,还把自己弄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根据徐建军提供的线索,跑到汝窑遗址探寻了一圈。
曾经辉煌一时的皇家官窑,如今却是穷困潦倒的破村子,看不到一点瓷器巅峰造诣的影子。
由此联想到,自己一身的手艺,还有所谓的血脉延续,就算断绝了也没什么遗憾的。
反正他回来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也不会费心去干涉儿子是不是虚度光阴,孙女学业能不能跟得上,将来会不会出人头地。
自己已经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能把有限的余生活明白,比什么都强。
至于亲情,既然付出得不到回报,那就反着来,谁有回报,自己再有所付出,这样一来心情瞬间舒畅多了。
不孝子来闹,也简单,他现在躲清静的去处海了去了。
坐着拖拉机跟着小李一家去胡家峪,现在农村日子也不像前些年那么苦了,到那边空气更好,吃什么都是新鲜的。
或者去徒弟建工的地方去帮忙,老秦虽然腿脚不方便,但是眼力还在,他坐着轮椅晃荡一圈,就能看出一大堆问题来,稍加改善,就能省时省力,还把活干的更漂亮。
就这样顺着自己兴趣找乐子,身体反倒是越来越好,这一年当中再也没进过医院大门。
在这种情况下,被徐建军指使着倒腾自己收藏到已经建成的博物馆,他也是积极性最强的。
别人不清楚这里面的深浅,老秦却是经验老道。
瓷器该怎么保存,图画该怎样张贴,徐建军熟悉的人当中,没有比他更了解的,老秦绝对是当仁不让。
而且这两年随着港岛的那帮人高价收古董,这些老货的价值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升,徐建军这种大规模的转移,保密工作也是要做好的。
于是给老秦指派了丁勇跟孙德才这对哼哈二将。
两个在外头已经大哥级的人物,却被老秦指挥的团团转,又是开着面包车运货,又是搬上搬下当苦力。
“你们别埋怨,小徐让你们来,那是看得起你们,更是对你俩信任的体现,这么多玩意儿,要是让外人得了信儿,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
丁勇现在对徐建军那是崇拜的很,听了忍不住反驳道。
“徐老板官面上认识那么多人,生意场上更是谁都不怵,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该惦记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