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章 九卿之列!(第2页)
至于司马懿和姜维本部战卒,则是在休整数日后,再度出军,朝着东南方向行进,看样子,势要和关羽南下大军护成掎角之势,与邓艾先锋之军一同拱卫关羽中军!
只不过,
邓艾的前军由于人数的问题,几日之内数次连战,虽皆是小胜,但士卒却己经陷入疲惫之中,至于司马懿本部军卒,那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
即便关羽大军战势己成,却始终没有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动作,
而这个消息,
自然也在贾诩麾下死士的加急传递下,被呈递在长安城政务厅李忧等人的桌案之上了!
“真邪门啊!”,
看着密密麻麻的战报,郭嘉不由得感慨而道,
“天降大雨,扑灭谷火,致使危局而解,大胜罗马军,每个字我都认识,怎么放在一起我就看不懂了呢?”,
“难不成这司马仲达,也和伯川学了些奇门之术不成?”,
“别乱说啊!”,
李忧连连摇头,否认说道,
“我可没教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若真要细究,也只能说司马懿这老小子确实有些运道在身上就是了!”,
说完这话,
李忧不可置否的轻吸了一口气,陷入沉思之中,
没办法,
这个战报一传过来,李忧就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演义之中那场上方谷之战,那一场大战,汉丞相诸葛孔明倾尽所有心血,将司马懿引入上方谷中,燃起大火,本能将其大军一举焚烧殆尽,从而往光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路上迈上一大步,
但偏偏天降大雨,将整谷中大火悉数扑灭,逼得丞相不得不放弃良机,任由司马懿率军离去,
对于这个名场面,后世多少人为丞相去鸣不公,恨苍天薄于丞相,怨苍天厚待司马,但这都是站在诸葛亮的视角来看待此时,可要是再司马懿的视角来看,这孙子如何担当不起“强运”二字?
之前李忧也不是没听人说过,什么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阔,一旦点火,会形成什么水蒸气,让天降大雨,
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问题就在于,水蒸气形成云朵,再演变成乌云,最后下起倾盆大雨,这个中间,总得有个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