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完颜世宏的计划(第2页)
眼看着大军抵达此地已超过十日,可正面战场上始终风平浪静,没有掀起一丝波澜。更糟糕的是,他们此次行军所携带的粮草已经快要消耗殆尽。如果继续这样僵持下去,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无奈地选择退兵,要么孤注一掷,向婺城发起猛烈的进攻。
就这样,又耐着性子等了两日,大军粮草告急,若再不做出决策,恐怕就算撤军,剩余的粮草也不足支撑大军返回的路上之用。
得知这一情况的完颜世宏终于咬牙作出了一个决定,大军朝着婺城出发,殊死一搏,杀入婺城。
打定主意,一声令下,大军于午后开拔,朝着婺城急行军。
大军一路疾行,昼夜不停。夜晚来临,明月高悬,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经过一整夜的艰苦行军,当第二天的清晨即将来临时,他们终于赶到了婺城附近。
说来也真是巧合,就在此时,天空变得灰蒙蒙,说阴不算阴的那么个状态。紧接着,一场大雾悄然降临。那雾气宛如白色的轻纱,飘飘洒洒地弥漫在整个婺城周围,同时将完颜世宏麾下的这支大军笼罩其中。
完颜世宏心中暗喜,对于这支军队来说,这场大雾来的正是时候,一个绝佳的掩护机会,天赐良机。
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制定出新的计划。马应龙的诈降叛变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自己手下的兵士又全都是突厥人,成功的概率很高......
完颜世宏挑选出百名最为精壮且忠诚可靠的士兵,带着他们朝着婺城的城门而去。
驻守在城墙上的士兵看到迷雾中突然出现的人影,当即警惕起来,经过一番盘问,得知是突厥部落的子民,城墙上的弓箭手这才将箭收起。城门官派人下去交涉一番,得知他们是前来支援的大军,当即将消息层层上报,最后传到了贺禄耳中。
阿史那库察离开婺城时,特意安排了一名心腹将军担任婺城的城防,并负责招揽各部落前来驰援的兵士,此人便是贺禄。
贺禄的有一个哥哥,在几个月前于孤狼岭战死身亡。作为他的亲弟弟,两人性格上的差异不算太大,鲁莽,心思简单,可以说很单纯。
贺禄听闻有援兵到来,大喜过望,当即带人前往婺城北门。
站在城墙上看到迷雾中人影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少说有上万人。经过对城门官的一番询问,得知他们的详情后,没有丝毫的迟疑,命人将城门打开。
就在这时,旁边有谋士劝说道:“将军不可大意,如今局势微妙,还是谨慎为妙。”
贺禄闻言,眼睛一瞪,不耐烦道:“怕什么,他们都是我们突厥的子民,而且是来帮忙的。可汗早就下达过命令,让各部落派兵前来支援,现在终于有人来了,本将军岂能阻拦,若让可汗得知,后果是你承担还是本将军承担!”
听他这么一说,旁边的谋士沉默了。没办法,谁让可汗重武轻文呢,他们这些谋士和文官的话语权极低,自是惹不起能在战场厮杀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