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9章 必须反思(第3页)

赵长天看到此处,眉头紧皱!

严厉地说道:“这种发票怎么能通过审核?

财务工作最基本的就是严谨。

发票内容必须清晰准确。

这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刘芳心中一凛,她说道:“赵总,我会立刻深入调查此事。”

刘芳继续查看费用报销明细。

她发现有一些差旅费的报销凭证存在问题。

比如有些行程的日期和对应的业务活动时间不匹配。

她叫来负责核对费用报销明细的助手小李,问道:“小李,这些差旅费报销你有没有仔细核对过?

日期怎么对不上?”

小李有些紧张地回答道:“刘经理,我上午初步看了一下。

发现了这个问题。

但还没来得及深入调查。

我这就去查一下这些员工的出差申请记录。

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小李赶紧在文件柜中找出出差申请记录,一份份仔细比对。

过了一会儿,他对刘芳说:“刘处长,我发现有几个员工的出差申请是后补的。

而且理由有些牵强。

这可能存在虚报差旅费的情况。”

赵长天听到这里,脸色一沉,说道:“虚报差旅费是严重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必须彻查到底。

找出相关人员,立刻让他们解释清楚。

如有违规,绝不姑息。”

刘芳严肃地说:“把这些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我们要找相关人员核实清楚。

虽然金额不大,但这种行为不能姑息。”

李强在销售科的一间小会议室里。

分别与几位销售人员进行单独谈话。

房间里只有一张简单的会议桌和几把椅子。

墙上挂着一些销售业绩图表。

赵长天在巡查过程中来到了销售科。

他站在会议室外面,透过玻璃观察着里面的谈话情况。

李强对面坐着一位名叫张龙的销售人员。

李强微笑着问道:“小张,上午你提到客户资源分配政策不明确。

你能再详细说说具体有哪些情况吗?

比如,有没有遇到过你觉得应该属于你的客户。

却被分配给了别人的情况?”

张龙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李处长,其实有几次我跟进了很久的客户,就快要签合同了。

却突然被转给了其他同事。

我问科长原因,科长只是说公司有其他安排。

但具体是什么安排也没告诉我。

我感觉很不公平,这也影响了我的工作积极性。”

李强接着问:“那你知道这些被转走的客户最后有没有签合同?

签合同的条件是什么吗?”

张龙回答道:“我只知道有一个客户签了,听说给了很大的折扣。

但具体的折扣幅度我不清楚。

我也不知道这个折扣是不是符合公司规定的。”

李强心中一动,他继续问道:“那你有没有听说过——

其他销售人员在和某一个客户谈判过程中。

有一些不正当的行为。

比如承诺一些公司无法兑现的条件,或者索要回扣之类的?”

张龙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李处长,这种事情不好说。

但我确实听到过一些传言。

说有个同事为了拿下一个大客户。

私下答应给客户一笔回扣。

而且在合同里做了一些手脚,把价格抬高了。

然后从差价里拿出一部分给客户。

不过这都是传言,我没有亲眼看到。”

李强认真地记录下这些信息。

然后对小张说:“好的,小张,谢谢你的配合。

如果你还想起什么其他的事情,随时可以来找我。”

赵长天看到这里,走进会议室,对李强说:“这些传言虽然没有证据。

但绝不能忽视。继续深入调查。

一定要搞清楚是否存在这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李强点头道:“赵总,您放心我会加大调查力度。”

接着,李强又与其他几位销售人员进行了谈话。

得到了一些类似的信息。

虽然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但这些传言和疑点,让李强意识到销售科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只是被隐藏得很深。

另一边,张弛在合同档案库中。

仔细研究着那份合同签订日期,与项目实际启动日期相差近一个月的合同。

他已经拿到了项目的前期筹备资料,正在逐页查看。

赵长天来到合同档案库,他站在张弛身后,看着他分析资料。

张弛发现,在筹备资料里,有一些关于项目预算的修改记录。

但这些修改并没有在合同中体现出来。

这让他觉得很奇怪,他说:“如果项目预算有修改,为什么合同不相应调整呢?

这会不会是有人故意为之,以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谋取私利呢?”

赵长天严肃地说:“合同与筹备资料不符,这是重大漏洞!

必须查明原因,是工作疏忽还是有人蓄意篡改。”

张弛将这些发现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查看合同的其他条款。

他发现合同中的一些质量验收标准写得比较模糊。

这可能会给后期的项目验收带来很大的争议。

他担心这可能会被一些不良分子利用。

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

然后以验收标准不明确为由蒙混过关。

张弛决定联系项目的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

了解一下当时制定合同条款的具体情况。

他与赵长天打过招呼后,走出合同档案库。

来到工程科该项目负责人的办公室。

他对项目负责人说:“你好,我是总部巡查小组的张弛。

我在查看一份合同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

想和你了解一下情况。

这份合同的项目预算在筹备阶段有修改。

但合同里没有体现。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项目负责人愣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个我不太清楚!

当时合同是由销售科制定的。

我主要负责项目的执行。你可以问问他们。”

张弛又问道:“那关于合同中的质量验收标准比较模糊的问题。

你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便或者隐患呢?”

项目负责人回答道:“确实有一些麻烦!

因为验收标准不明确,在一些环节上我们和客户产生了分歧。

但我们也只能尽量按照行业标准和客户的要求去做。

我也觉得合同在这方面应该写得更清楚一些。”

张弛谢过项目负责人后,又来到销售科。

他对销售科的科长说:“你好,我在审查一份合同。

发现合同中的一些条款存在问题。

比如项目预算修改未在合同中体现,质量验收标准模糊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带来法律风险。

你们当时在审核合同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销售科长有些尴尬地说:“当时可能审核得不够仔细!

而且甲方那边催得比较急。

我们就没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我们也意识到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赵长天这时也来到销售科,他严厉地说:“合同审核关乎公司的生死存亡?

你们如此草率,这是严重的失职。

必须深刻反思,并且制定出整改措施。

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张弛严肃地说:“合同的法律审核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以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