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4章 英伦之行(第2页)

小妹带着东东和南南在楼上做作业。

赵爱国和刘玉霞见大儿子抱着一个孩子进门。

笑容瞬间僵住。

满是惊愕。

赵长天走到父母跟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爸妈,这是我的女儿。”

刘玉霞眼中闪过意外。

连忙起身接过孩子。

轻声询问:“这到底咋回事啊?”

赵建国虽未言语,眼中却尽显关切。

一家人围坐,赵长天将前因后果稍稍加工后。简单相告。

父母听完,面面相觑。

随即,刘玉霞看着孩子温柔说道:“既然来了,就是咱赵家的人。

长天,妈帮你照顾。”

赵爱国点头默许。

赵长天望着母亲的坚定目光,暖流涌上心间。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母亲永远是那个最爱他——

毫无保留支持他的人!

翌日早晨,赵长天与家人一起吃过早饭。

亲手喂女儿吃过奶粉后。

驱车前往公司。

赵长天来到公司,进入办公室。

屁股还没坐稳。

手机铃声骤然响起。

他一看,是集团副总经理刘坤。

他想起了昨天刘晓光说的那些话。

眼中不禁闪过一抹喜意,迅速接听:“刘总,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刘坤爽朗的声音:“长天,我这儿有个重要事儿跟你说。

下个月月初。

王董事长计划前往英伦,和当地企业商讨建立一家大型港口。

这可是集团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

董事长钦点你陪同前往,我也会一起去。

这次机会难得啊!

一来董事长看重你的能力,有心栽培你,让你跟着历练历练。

二来这项目对要公司海外拓展至关重要。

需要你这样能冲锋陷阵的。

怎么样,有信心没?”

赵长天握着手机,心中一阵激动。

声音也因兴奋而微微上扬:“刘总,感谢董事长和您的信任!

这么好的机会,我肯定有信心!

就是时间紧了些,我得赶紧做相关准备工作。”

刘坤关切地说:“如果有困难尽管跟我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赵长天沉稳应道:“刘总,没困难!

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这份期望。”

刘坤满意地笑了:“好!

接下来这半个月,你抓紧时间准备。

英语口语可得加把劲,好好练练。

到了英伦,谈判桌上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还有,关于英伦那边的文化、商务礼仪。

我也给你发些资料,抽空好好看看。

对了,签证也要抓紧办理!”

“刘总,我知道英语口语是我的短板。

这几天我一定找专业人士帮忙恶补。

把那些专业术语、日常交流话术都练熟。

英伦文化、商务礼仪方面,我也会尽快熟悉起来。”

赵长天语气坚定地说道。

“嗯,长天,你办事我放心。

这次去英国,不仅是谈项目,也是你拓展人脉、开阔眼界的好机会。

跟董事长出去,多留意他的谈判技巧、处事方式。

对你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还有啊,要是遇到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我虽然不敢说精通,但好歹也有过几次出国谈判的经验。”

刘坤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太感谢您了,刘总!

您的这些提醒太及时了。我一定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学习!

不辜负您和董事长的厚爱。”

赵长天感激地说。

挂断电话后,赵长天缓缓坐下,陷入沉思。

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

良久,他站起身来。

决定先去找总经理刘晓光汇报此事。

他稳步走向刘晓光的办公室,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

刘晓光正坐在办公桌后审阅文件,见他进来,微笑着示意他坐下。

赵长天开口道:“刘总,你昨天说的那件事得到证实了。

我刚刚接到刘坤副总经理的电话。

说王崇仁董事长计划带我一同前往英伦。

参与大型港口建设项目的洽谈。”

刘晓光放下手中文件,眼中露出欣喜之色。

身体前倾,拍了拍赵长天的肩膀,祝贺道:“这可是大好事啊!

董事长肯带你去,那是对你能力的极大认可。

器重你才会给你这个机会。

这次项目意义非凡。

关乎集团国际化布局,你可得好好把握。

去了那边,多听、多看、多学。

好好表现!”

赵长天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坚定的。“刘总,我明白,我一定竭尽所能。

你这边有什么指示或者建议,也请你多提点我。”

刘晓光靠向椅背,思索片刻后说:“你多搜集些国际上同类型港口建设的成功案例。

分析人家的优势和咱们能借鉴的地方。

谈判的时候,也好有备无患。

还有啊,跟英方交流,注意言辞和态度。

既要专业自信,又得谦逊有礼。

别让文化差异成了沟通的绊脚石。”

“刘总,你说得这些太关键了,我一定注意。

我回去就着手准备。

要是遇到难题,再来向你请教。”

顿了顿,赵长天继续说道:“刘总,我还有个小问题。

这次去英伦,时间比较紧。

我担心我的英语口语不够流利,会不会影响谈判效果?”

刘晓光微笑着安慰道:“英语口语方面,抓紧练练就好。

你不是一个人去,还有翻译呢。

而且你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才是关键。

到时候,你把重点放在阐述我们的方案、优势上。

用专业知识打动对方。

不过,多学几句日常交流用语。

也能拉近与英方人员的距离,让沟通更顺畅。”

“明白了,刘总,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我回去就按照你说的做,一定把准备工作做足。”

赵长天感激地说。

刘晓光点头微笑:“去吧,抓紧时间准备。

有什么需要随时来找我。”

离开刘晓光办公室。

赵长天回到自己办公桌前,再次陷入沉思。

他深知,此次英伦之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他要在短时间内,将国内的事情安排妥当。

并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还要熟悉英伦文化与商务礼仪。

心里有了打算之后,赵长天起身前往公司资料室。

他要抓紧时间掌握英伦之行所需的知识。

虽然时间很紧张,但赵长天对自己重生以来——

日益强大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充满信心。

他有自信,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相关知识。

晚上五点,赵长天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后。

拖着有些疲惫的身躯,走出办公大楼。

此刻的他,满心都在盘算着即将到来的英伦之行。

这次随董事长王崇仁赴英。

参与大型港口建设项目的洽谈。

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

可一想到自己那尚显蹩脚的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