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0章 致命一击(第2页)
评论区里,法律博主“审计先锋”分析:“若挪用资金罪成立。
高海文最高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赵总,高海文的秘书在删评!”
郑悦指着实时监控,“但网友截图保存了所有证据。
现在#高海文女儿翡翠手镯#的话题正在发酵。”
林悦转头对赵长天说:“联合调查组正在调取高海文住宅的监控。
发现王建军在被留置前,曾三次深夜出入。”
下午15点30分,张明远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高海文的助理吴鸿儒站在门口。
西装口袋里露出信封一角。
烫金的“黎光集团”logo在日光下格外刺眼。
“张书记,高董说,这是他对集团的‘最后贡献’。”
吴鸿儒的声音低得像蚊子,递上信封后迅速退出门外。
信封里是份《退休申请》。
显然,高海文试图用退休申请规避调查。
这时,赵长天恰好打进电话。
张明远接通后,把高海文提交退休申请的事说了。
赵长天回应道:“现在他慌了,才会出此下策。
张书记,证据已经足够,但还差关键一击——”
他压低声音,“2012年7月16日。
高海文在海南与某神秘人密会。
酒店监控显示其单独相处17分钟。
相关通讯记录已锁定关联人员。”
下午15点30分,广市审计组办公室——
高明传来增强版监控视频。
画面中,高海文穿着深色poLo衫。
14:27进入vip包厢时左顾右盼。
14:44离开时脚步匆匆,领带比进入时松了两格。
“包厢里没有监控。”
高明的声音带着兴奋,“但服务员回忆,对方曾提及‘陈总交代的事’——
结合前期证据,指向已故的陈宇泽。”
他调出当日消费记录,“这瓶1982年拉菲最后由黎光物业报销
归类为‘业务招待费’。
审批人仍是杨明辉。”
“17分钟能谈什么?”林悦沉思。
“足够部署资金转移细节。”
赵长天分析道,“结合王建军的通讯记录。
高海文很可能在密会中指示伪造审批路径。
坐实其对资金挪用的直接掌控。”
与此同时,集团纪委办公室的打印机突然轰鸣。
《立案审查决定书》缓缓吐出。
张卫国握着钢笔的手悬在半空,钢笔尖在“高海文”三个字上投下阴影。
窗外,阳光穿透云层,在“廉洁国企”的标语上投射出金色光斑。
稍加犹豫,张明远终于签下名字。
随即,他拨通赵长天电话:“长天,调查组半小时后出发,去宇全贸易查封账册。”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赵长天的声音里有欣慰,“张书记,等这事了结。
我请您喝酒!”
林悦看着视频里的决定书,忽然笑道:“张书记签名时,笔尖划破了纸。”
“因为他用了十年的力气!”
赵长天一边收拾文件,一边回应道。
此刻,千里之外的留置室内。
王建军面对墙上的“坦白从宽”标语,终于在审讯笔录上签下名字。
他想起高海文最后一次召见时说的“好好配合”,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所谓“配合”,不过是权力崩塌前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黎光集团官网的“公告栏”像块久未愈合的伤疤——
在15:40分终于渗出新血。
《关于物业审计问题的情况说明》标题用了36号黑体。
正文却在“高海文”三个字前绕起了弯:“经初步核查,部分审批环节存在违规迹象。
涉及个别高管关联线索。
集团正配合上级部门深入调查......”
字体颜色比标题浅了两个色号。
仿佛随时会渗进白色背景里消失不见。
赵长天盯着屏幕上的“关联线索”四个字。
手指在桌面敲出急促的节奏——
“‘个别高管’‘关联线索’。”
他冷笑一声,指节叩击着电脑屏幕,“高海文在集团养了三十年的笔杆子。
就憋出这么个不痛不痒的声明?
当老百姓是傻子?”
林悦指着评论区,食指在鼠标滚轮上快速滑动:“业主的眼睛是雪亮的。”
热评第一写着:“‘关联线索’是不是高海文?
敢不敢直接点名?”
点赞量10分钟内突破5万,推送至首页的速度比集团公告还快。
最新一条评论来自“滨江老陈”:“我爸当年被困电梯留下的腿伤。
就是高海文的‘关联线索’!”
郑悦突然举手,发梢扫过显示器边缘:“赵总,oA系统的‘高海文’搜索联想词恢复了!”
屏幕上再次出现“审批异常”“业主投诉”“维修资金挪用”。
但新增了“请配合调查”的官方提示——
信息部试图用合规标签稀释负面联想。
却在“挪用”词条后留下半行乱码,像道不打自招的疤痕。
与此同时,滨江花园的银杏树下。
李工支起三块折叠展板,铝合金支架在地面投下锋利的影子。
他戴着白手套翻页,仿佛在操作精密仪器:“看这里——”
教鞭尖点在2012年7月的密集红点上,“高海文在海南参加行业峰会期间。
oA系统显示他审批了11份物业文件——”
教鞭划过时间轴,“但海南酒店的签到表显示。
他当时正在闭会发言,这不是分身术,是伪造!”
周明礼举着联名信站在一旁。
保温杯上的“为人民服务”字样被夕阳照得发亮。
红漆剥落处露出底下的金属原色。
“黎光集团说‘关联线索’。”
他的东北口音带着钢锯般的锋利,“但我们手里的证据链,比当年鞍山钢铁厂的钢轨还结实!”
他忽然提高音量。
保温杯磕在展板边缘发出脆响,“业主们听着,今晚七点,我们去市住建局门口‘晒证据’!
谁不去,谁孙子!”
人群中爆发出掌声,退休护士王阿姨举起手机录像。
镜头扫过李工颤抖的手指和周明礼泛白的鬓角:“网友们,这是高海文的审批单影印件。”
她凑近镜头,老花镜反光遮住眼睛,“签名和我们小区保安的字一样歪歪扭扭。
保安说这是从打印店花三块钱买的模板!”
录完之后,王阿姨把视频传到网上。
下午四点,《南方财经》的锐评文章准时上线。
标题《黎光集团的“关联线索”为何不敢见光?》
用了加粗红色字体。
正文第一段就像把手术刀:“在业主提供的监控录像、银行流水面前。
‘个别高管’的模糊表述不仅是对公众智商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