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3章 重要关联(第2页)

期间向杨明辉发送了23份‘特批’文件。

其中15份涉及滨江花园项目。”

她点击鼠标,屏幕上跳出红色预警。

“这些文件都绕过了‘双人复核’流程。

直接标记为‘董事长特批’——

但集团董事长是王崇仁,并非高海文。”

高明接过话,屏幕切换至邮箱解析界面:“加密文件的解压密码验证为‘ghw’。

我们在高海文家庭相册中找到2008年8月8日的照片。

其女高雨彤头戴印有‘ghw’字样的生日帽。

与密码字母完全吻合。”

“等等。”

赵长天盯着照片里的生日蛋糕。

奶油裱花边缘有“happy Birthday, wendy”字样。

“wendy是高雨彤的英文名,而ghw分别是‘高海文’拼音首字母。

这种密码设置,说明发送者与高海文关系极近。”

林雅点头,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发件人邮箱:“发件人id为‘Chenyz_2012’。

陈宇泽的拼音缩写。

这封邮件的存在,直接证明高海文与陈宇泽在2012年7月有密切的利益勾连。”

09:15分,三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提供的监控画面里——

2012年的高海文正站在金棕榈酒店商务中心门口。

他穿着白色短袖衬衫,左腕的江诗丹顿腕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赵长天盯着画面右下角的时间戳——14:05:17,与oA系统的登录时间精确吻合。

“王警官,能否放大他的右手?”

林雅在沪市同步提问。

王警官是经侦支队的办案警官。

画面 zoom 至特写:高海文的右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翡翠戒指。

戒面呈椭圆形。

正是三天前在留置室作为物证封存的那枚。

“2012年他还没开始戴这枚戒指。”赵长天皱眉,“这说明他在海南期间收到了陈宇泽的‘礼物’。

时间点与审批行为高度重合。”

王警官在视频里点头:“我们查了珠宝店记录。

这枚戒指2012年7月14日由陈宇泽购买,付款方式是现金。”

“现金......”林雅喃喃自语,“高海文要求陈宇泽用现金购买。

就是为了规避银行流水审查。

赵总,这可能成为‘权钱交易’的直接证据。”

视频会议结束后。

林雅带人前往集团地下档案室。

很快,林雅蹲在杨明辉的档案柜前。

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柜底缝隙。

一枚咖啡豆残骸嵌在金属合页里。

外壳焦黑,带着炭烧咖啡特有的苦味。

“小李,拿镊子。”

她指着咖啡豆,“兴隆咖啡的炭烧款。

2012年海南限定版。

高海文当年总说‘好咖啡能让人保持清醒’。

现在看来,他的‘清醒’都用在销毁证据上了。”

牛皮纸袋上的咖啡渍在放大镜下呈现出纤维纹理。

边缘有明显的擦拭痕迹。

林雅取出高海文2012年的体检报告。

翻到“指纹备案”页。

用透明尺比对审批栏的残留指纹:“箕型纹,右食指,中心花纹有七处特征点吻合——

小李,把这些拍成3d影像,传给司法鉴定中心。”

“林部长!”

小李忽然指着档案柜内侧,“这里有处划痕,像是利器刮擦留下的。”

那是道约5厘米的斜向划痕,边缘带着毛边。

显然是匆忙间留下的。

林雅取出随身携带的审计工具卡。

卡面上“黎光审计 林雅”的钢印与划痕深度对比。

她忽然瞳孔微缩:“这是裁纸刀的痕迹——

和集团行政部发放的型号一致。”

9点45分,赵长天的手机震动。

林雅发来咖啡杯与污渍的比对图。

螺旋纹路像dnA双螺旋般完美重合,指纹匹配度更新至99.2%。

他翻开2012年的《电子签批管理办法》修订记录。

发现高海文曾在当年6月提议“简化紧急审批流程”。

最终该提议被董事会否决——

但他还是通过技术手段绕过了制度。

“林雅。”

他拨通电话,听见她那边有压抑的争吵声,“陆明的传讯准备好了吗?”

“正在带过来。”

林雅的声音被手捂住话筒,显得模糊,“赵总,刚才杨明辉的秘书突然晕倒。

急救车已经到了——

但我怀疑她是装的。

因为她口袋里掉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陆明嘴松’。”

“什么?”

赵长天的手指捏紧钢笔,“立刻控制陆明,防止串供。

另外,检查那个秘书的手机通话记录,尤其是案发前24小时。”

“明白。”

林雅的声音突然冷静,“赵总,无论接下来挖出什么,审计部都能扛住。

您在广市千万小心——

我刚收到消息,高海文的儿子今早出现在广市机场。”

挂断电话,赵长天望向窗外。

雾气已完全散去。

阳光正穿透云层,在审计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七彩光斑。

他打开抽屉,摸出之前收到的那封匿名信——

对比林雅提到的“陆明嘴松”纸条照片。

发现两者的“松”字起笔弧度完全一致——

都是先向左下斜切,再向右上挑钩。

手机再次震动,林雅发来消息:“高明团队发现——

2012年7月15日审计部的监控录像被人为删除过片段。

但我们在备用服务器里找到了备份——

陆明当天曾进入档案系统,停留时长17分钟。”

赵长天回复:“尽快传讯陆明,我会在线参与。

林雅,谢谢信任。”

与此同时,沪市,黎光集团地下三层档案室的金属门缓缓打开。

林雅握着电子密钥的手微微发颤。

消毒水与纸张霉变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

2012年的档案柜在冷光灯下泛着青灰色,像排列整齐的墓碑。

她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审计员。

小李抱着物证箱的手臂上青筋凸起。

这是他第一次参与重大贪腐案搜查。

“记住!”

林雅的声音在空旷的档案室里回荡,“每一份文件的移动都要录像。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关键。”

档案柜的编号按照项目年份排列。

“滨江花园”的蓝色标签在2012年区域格外醒目。

林雅戴上棉质手套,指尖划过柜门上的灰尘——

厚度均匀,说明近期有人频繁开启。

当她拉开第三格抽屉时。

牛皮纸袋的一角突然滑落,露出边缘的褐色污渍。

“等等。”

她蹲下身,用镊子夹起纸袋。

袋口的封条有二次粘贴痕迹。

撕开时发出“刺啦”声。

《滨江花园资金分配表》复印件滑出时。

陈宇泽的签名像条扭曲的蛇,在泛黄的纸面上吐着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