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8章 让他们滚(第2页)
餐盘里的炖排骨冒着清淡的热气,“我来吃饭,也来听你们骂骂旧制度。”
他忽然笑了笑,“骂得对的,下午给你们办公室送冰镇可乐。”
邻桌的采购部副处长陈文杰猛地咳嗽一声。
假装低头看手机,却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
“陈副处长。”
赵长天夹起一块排骨,“听说滨江花园15栋的电梯按钮坏了21天?”
文杰的手指攥紧餐巾纸,指节发白:“赵总,采购流程要走工程处会签......”
“会签单在你抽屉里锁了14天。”
赵长天打断他,语气突然锋利,“但我昨天让人查了。
你负责管理的仓库,还有很多老旧配件——
够修三次电梯。”
随着赵长天的这番疾言厉色的话。
食堂里刀叉碰撞的声音渐低。
赵长天从西装内袋抽出牛皮纸袋。
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报修单:“这是近三年黎光的‘超时工单’。”
他抽出最上面一张,“15栋302室,老太太摔断肋骨的报修——
审批意见写着‘高总批示:暂缓’。”
小王瞪大了眼睛:“高文军已经落马了......”
“所以今天要改。”
赵长天展开《流程优化草案》。
红笔圈住的“效率优先”四个字被食堂灯光照得透亮,“500元以下维修,区域经理直签。
紧急情况先修后报——
陈副处长,你敢不敢第一个签?”
陈文杰咽了口唾沫:“赵总,我怕......”
“怕担责?”
赵长天突然提高声音,“旧流程让你们担的是‘不作为’的责!”
他指向滨江花园的方向,“今早,滨江物业的李师傅,接了7单。
全在20分钟内响应——
因为我给了他‘先斩后奏’的权限。”
赵长天抽出钢笔,笔尖悬在草案上方:“我再说一遍——
直签制试点从今天开始。”
他顿了顿:“陈副处长,你负责审核材料库存。
出了问题我亲自去和业主道歉。”
陈文杰咬咬牙:“赵总,我签!”
“这就对了。”
赵长天把草案推到餐桌中央,“去年修水泵,等审批五天,电机烧了二十万——
老张,这事你最清楚。”
赵长天望向与陈文杰同桌的张权。
张权是一位老资资格的技术人才。
张权表情激动的说:“赵总,当时要是能先换零件......”
“现在能了。”
赵长天看向小王,“你明天去滨江花园做辅导员。
教会10位老人用App——
遇到不懂的,可以直接打我电话。”
他掏出一张名片,背面手写着手机号码,“我的私人号,24小时开机。”
小王刚刚接过名片。
他口袋里的手机震动。
他掏出一看,妻子的消息弹出:“房贷逾期了......”
他慌忙锁屏,却被赵长天瞥见。
但赵长天仿佛未见,什么也没说。
这时,食堂电视突然切换画面。
滨江花园的喷泉在阳光下闪烁。
李师傅举着功能机,镜头扫过他汗湿的工牌。
“李建国”三个字被“零投诉”贴纸衬得发亮:“张阿姨,您按这个红色按键,就能看到维修进度......”
“小李啊!”
张阿姨的拐杖轻敲地面,“我儿子说这叫‘可视化管理’!”
赵长天的嘴角扬起,转头看向老陈:“老陈,你觉得这机子怎么样?”
陈文杰盯着电视里的功能机,若有所思的说:“很好啊。”
吃过午饭,
赵长天返回办公室。
苏羽昕的打来电话:“长天,审计部说旧服务器有加密文件......”
“让岑知夏处理。”
他回应道。
顿了顿,又说道;“下午的会,只谈两件事:直签制推广和辅导员培训。”
刚结束通话,手机震动,林雅发来消息:“宏远建材资金链冻结,关联人员正在排查。”
赵长天迅速回复:“别漏了采购部的陈辉余党——
但别影响基层干活。”
他摸出钢笔,在纸上写下“效率=信任+速度”。
下午一点半,赵长天前往会议室,召开区域经理视频会议。
会议室内,已经连线的区域经理们盯着投影仪上的“直签制风险评估”。
表情各异。
赵长天推门而入,身后跟着抱着笔记本的小王。
后者的工牌上多了枚“临时辅导员”徽章。
“孟海华。”赵长天敲了敲投影仪。
“滨江花园App下载量476户。
你片区只有128户——为什么?”
孟海华是西南片区的区域经理。
他是高文军当年提拔起来的干部,目前并未发现他有严重贪腐行为。
再加上以公司目前的状况,不适合大清洗。
所以,赵长天并未动他。
不过,适当的敲打还是有必要的。
孟海华低头盯着桌面:“赵总,我们片区老人多......”
“所以让你安排辅导员!”
赵长天猛地拍桌,水杯里的水溅出,“小王,你来讲讲,怎么教会滨江花园张阿姨的?”
小王站在投影仪前,手指发抖却声音清晰:“我画了流程图,把‘5’键标成红色——
张阿姨说,这比她儿子教得清楚。”
“看到了吗?”
赵长天指向小王,“不是老人学不会,是你们没想过怎么教!”
他扫视各个区域经理,目光如刀,“从明天起,每个区域每天必须教会10位老人——
完不成的,晚上去小区门口摆摊教,直到教会为止。”
会议结束时,小王抱着文件走在后面。
赵长天叫住他:“我看过你的档案。”
赵长天拍了拍他的肩膀,“黎光要变,得靠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好好干。”
话毕,他转身走向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赵长天只待了十几分钟。
便再度起身前往会议室。
对如今的赵长天来说,开会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曾经,他只是一名底层普通员工时,颇为厌烦领导动不动就开会。
但他成了领导之后,心态逐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不但不厌烦开会,有时还有一种乐此不疲之感。
赵长天走进会议室,刚刚坐下。
“赵总!”
财务处副处长吴宇轩立即起身。
“华南片区的中继器采购单已经滞留72小时。
按照您之前签署的《紧急项目绿色通道管理办法》。
本该48小时内完成审批。”
他推了推眼镜。
镜片反光映出对面——
财务处另一位副处长王海涛,正在翻阅的《集团固定资产管理细则》。
王海涛已经年过50,做了多年副处长。
资历上要比吴宇轩老得多。
王海涛端起保温杯轻抿一口,枸杞在杯中浮沉:“吴处长,子公司再独立。
也得遵循集团财务内控流程。
中继器属于it类固定资产。
按规定要经过技术部门性能论证、财务部门折旧测算、审计部门合规审查——”
他伸出三根手指,“三道关卡缺一不可。”
赵长天注视着王海涛:“王副处长,黎光下辖800多个小区。
平均每个小区有12台电梯、27处监控点位。”
他的指尖敲在会议桌的智能屏上。
地图上800个红点如繁星闪烁。
“现在有327个小区的中继器老化,导致App报修信号延迟——
你告诉我,这算不算‘紧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