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0章 命运转折(第2页)
赵长天站在铺着红丝绒的宣誓台前。
接过秘书递来的誓词时,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他右手握拳举起的瞬间,西装袖口滑落,"清正"袖扣与党徽的光芒交相辉映。
宣誓台的红丝绒有着细腻的触感。
每一根绒毛都像是在见证这重要的时刻。
"我宣誓: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誓词声在挑高五米的空间里产生轻微的回响。
当念到"若有违诺,自愿接受最严厉处分"时。
赵长天瞥见落地窗外,一只白鸽正掠过。
翅膀划破雨雾,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白色痕迹。
宣誓完毕,众人陆续退场。
王崇仁抬手示意赵长天留下。
会议室的雕花木门缓缓闭合,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武夷岩茶的醇厚气息与会议交锋后的火药味。
"坐吧。"
王崇仁指了指对面的皮质座椅,自己则点燃一支香烟。
烟雾在阳光下袅袅升腾,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
"长天,今天这把火烧得够旺。
但也别忘了,火太大容易燎着自己。"
赵长天挺直脊背坐下:"请董事长指教。"
王崇仁弹了弹烟灰,烟灰落在"黎光发展战略规划2013"的文件封面上。
"李明远不过是小鱼小虾。
他背后牵扯的利益网,比你看到的深得多。
你以为陈德明为什么在会上模棱两可?
财务部那些陈年旧账为什么一直没人敢动?"
他的目光透过烟雾锁定赵长天,"当年,我刚接手黎光,账上趴着三个亿的坏账。
董事会天天有人拍桌子要我下台。那时候我怎么做的?"
赵长天认真聆听,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带着团队跑了三个月,拜访了三十多家企业。
用诚意和方案盘活了那些坏账。"
王崇仁回忆起往事,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改革要雷霆手段,但更要懂得收放。
黎光这艘船太大,沉不得,也翻不得。
你看这会议室的吊灯——"
他抬手指向璀璨的水晶吊灯,"当年安装的时候。
工人们花了整整一个月才调试好平衡。
差一丝一毫都会塌下来。"
这时,窗外的雨下大了。
雨点砸在玻璃上发出密集的鼓点。
赵长天感觉后颈渗出冷汗:"我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错。"
王崇仁掐灭香烟,起身走到落地窗前。
望着楼下如蝼蚁般穿梭的车流。
"物业板块是集团转型的关键。
下个月的智慧城市论坛,你代表黎光去发言。
记住,既要展示你的魄力,也要给各方留台阶。
当年我推行股份制改革,那些老员工堵在我办公室门口骂娘。
我是怎么解决的?
我给他们讲清利弊,承诺保障他们的权益。
最后不仅改革成功,还收获了一批忠心的员工。"
他突然转身,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还有林雅,她太年轻!
审计部的水太深,不能让她一个人涉险。
你虽然不再担任审计部临时负责人,但也要尽量多帮帮她。
09年审计部出过一次大问题。
一名审计员收受贿赂,差点让集团损失上亿元。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审计部必须要有可靠的人坐镇。"
赵长天起身应道:"是!明白该怎么做。"
王崇仁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给你三个月时间,要做出成绩来。"
老人凑近,"黎光需要清廉,更需要业绩。
没有效益的清廉,不过是镜花水月。
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像你一样满腔热血。
但后来我明白,真正的改革者,既要做得了清官,也要当得了能吏。"
当赵长天走出会议室——
摸出手机,屏幕上数条未读消息正在跳动。
有林雅发来的。
也有苏羽昕的。
还有一条短信,让赵长天感觉颇为意外——
是总经理刘坤发来的。
他边走,边一一回复。
片刻后,赵长天抵达黎光酒店用餐大厅。
他之所以来这里,是为了见刘坤。
大厅装潢奢华。
水晶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整个空间映照得金碧辉煌。
手工编织的波斯地毯踩上去柔软厚实。
墙壁上挂着价值不菲的名家字画。
处处彰显着这家酒店的底蕴。
赵长天推开包房的雕花木门时——
集团总经理刘坤已经坐在餐桌旁。
他身着笔挺的浅灰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间透着沉稳与威严。
见赵长天进来,他面带微笑,温和地招了招手:“小赵,快坐!”
赵长天快步上前,恭敬地说道:“刘总,让您久等了。”
他在刘坤对面坐下,目光扫过摆放数样精致菜肴的餐桌。
刘坤亲自为赵长天斟上一杯红酒,说道:“今天这顿饭,一是给你庆祝,二是想和你好好聊聊。
你才30岁,就当上了物业公司总经理。
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可喜可贺!”
赵长天端起酒杯,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全靠刘总您一直以来的关照和提携,我才能有今天。
这杯酒,我敬您!”
两人碰杯,赵长天轻轻抿了一口红酒。
醇厚的味道在口中散开。
刘坤放下酒杯,眼神变得认真起来:“小赵,物业板块现在是集团的重点发展方向。
王董把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你,是对你寄予厚望。
你可别让我们失望啊。”
赵长天连忙点头:“刘总您放心,我一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不辜负您和王董的信任。”
他心里清楚,这份职位不仅意味着权力。
更意味着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
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话虽如此——”
刘坤顿了顿,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
细细品味后说道,“但我还是得给你提个醒。
黎光这么大的企业,盘根错节,各方利益牵扯众多。
你这次上任,动了不少人的蛋糕。
尤其是李明远的那些旧部,肯定不会轻易罢休。”
赵长天眼神一凛,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李明远在审计部经营多年,势力庞大。
虽然现在被停职调查,但他的余党还在暗处蠢蠢欲动。
“刘总,我明白。我已经有了应对的计划。
会逐步清理那些不稳定因素。”
刘坤满意地点点头:“有计划是好事,但做事不能太急。
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改革要循序渐进,既要达到目的,也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
不然,引起众怒,对你的发展可不利。”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赵长天一眼,“有时候,适当妥协也是一种智慧。”
赵长天心里微微一动。
他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在他看来,妥协就意味着利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