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6章 讨价还价(第2页)

广告要是没有亮点,很容易就被淹没了。

我觉得制作一系列短视频是个好办法。

通过展示智能化改造后的便捷生活场景。

能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我们公司的技术实力。”

孟昭明点头表示赞同,补充道:“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意见领袖提前体验。

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帮忙宣传,增加可信度。

但具体怎么操作,还得好好策划一下。”

李诗涵思索片刻后说道:“短视频的创意很重要。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示智能化改造。

比如从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出发。

拍摄他们如何通过手机轻松缴费、远程控制家中设备。

也可以突出智能安防系统的安全性。

展示它是如何及时预警和防范风险的。”

林晚晴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

我们还可以在短视频中加入一些故事性元素。

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比如说,讲述一个老人通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及时发现身体问题。

得到救治的故事。

这样能更生动地体现智能化改造对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孟昭明接着说:“在邀请行业意见领袖方面。

我们得有针对性地选择。

要找那些在行业内有影响力、口碑好的人。

而且他们的粉丝群体要与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相匹配。

同时,要为他们提供独特的体验。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我们智能化改造的优势。

这样他们才会愿意主动为我们宣传。”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宣传思路。

李诗涵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大家的想法。

同时思考着如何将这些创意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宣传方案。

然而,在讨论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林晚晴担忧地说:“制作短视频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专业团队。

我们时间这么紧,能不能按时完成呢?

而且,就算制作出来了,如何确保这些短视频能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获得足够的曝光呢?”

孟昭明也皱起了眉头:“邀请行业意见领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平时都很忙,不一定有时间参与我们的活动。

就算愿意来,我们还得考虑如何安排他们的行程、体验内容。

以及如何与他们沟通合作细节。

这些都需要精心策划。”

李诗涵认真地听着大家的担忧,说道:“时间紧确实是个问题。

但我们可以找一些有经验的短视频制作团队。

跟他们说明我们的需求和时间节点。

争取让他们加班加点完成。

至于曝光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功能。

与平台合作进行精准推送。”

对于邀请行业意见领袖的问题。

李诗涵接着说:“我们可以先列出一个详细的邀请名单。

然后根据他们的影响力和与我们目标客户的匹配度进行排序。

对于重点邀请对象,我们可以亲自上门拜访。

向他们详细介绍我们的项目,展示我们的诚意。

同时,为他们设计独特的体验活动。

让他们觉得参与我们的活动是有价值的。”

大家觉得李诗涵的提议有一定的可行性。

于是开始进一步讨论具体的实施细节。

他们讨论着短视频的拍摄地点、演员选择、拍摄风格——

以及邀请行业意见领袖的具体流程和体验活动安排。

在讨论邀请行业意见领袖的体验活动时。

孟昭明提出:“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参观智能化改造的重点小区。

让他们亲身体验智能安防、智能缴费等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然后组织一场座谈会。

让他们与技术团队、公司领导进行深入交流。

了解我们的技术实力和发展规划。”

林晚晴补充道:“还可以在座谈会后,安排一场小型的发布会。

让他们在发布会上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

正式发布一些关于智能化改造的重要信息。

吸引媒体和行业关注。”

李诗涵一边记录一边说道:“这些想法都很好。

但我们要注意活动的节奏和氛围。

要让意见领袖们感受到我们的专业和热情。

同时也要让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让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并主动宣传。”

随着讨论的深入,宣传方案的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但大家都明白,要将这些想法真正落地实施。

还面临着许多具体的困难和挑战。

比如,如何确保短视频制作的质量和进度。

如何成功邀请到足够有影响力的行业意见领袖。

以及如何协调各方资源,保证宣传活动的顺利进行。

李诗涵看了看时间,说道:“时间不早了,下午我们得开始行动起来了。

林处长,麻烦你负责联系短视频制作团队,尽快确定合作细节和拍摄计划。

孟副处长,麻烦你着手准备邀请行业意见领袖的相关资料。

先按照名单开始初步沟通。

我这边会继续完善宣传方案。

同时与媒体沟通广告投放的具体事宜。

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

林晚晴和孟昭明点头表示明白。

他们深知,宣传工作对于展示会的成功至关重要。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下午,技术团队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热烈。

两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研究和论证。

带着各自的方案成果回到会议室。

准备进行最终的讨论和决策。

负责接口改良方案的小组率先发言。

小组代表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神情专注地指着白板上的设计草图说道:“我们经过深入研究。

认为在现有接口基础上进行改良是可行的。

我们打算利用开源代码进行二次开发。

通过优化数据传输协议,使接口能够更好地适配新系统。

这样一来,既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开发工作。

又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降低成本。”

他边说边在草图上比划着关键部位,详细解释道:“这里,我们将对数据转换模块进行重点优化。

调整其算法,提高数据转换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为了增强稳定性,我们还计划增加一些容错机制。

即使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干扰或错误。

系统也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然而,这个方案并非完美无缺。

另一位技术人员提出了担忧:“虽然利用开源代码可以缩短开发时间。

但开源代码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可能存在一些隐患。

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排查和修复潜在的漏洞。

确保不会给系统带来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