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阴山的苏子芳 作品

第107章 造纸术、印刷术(第2页)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但是蔡侯纸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书写时,纸会洇墨,导致字迹模糊而不成型,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使原有字迹失去了原有形态,因此虽然也出现了纸,却未能推广。

廖化改进了蔡侯纸的制作工艺,在制浆环节加入了植物胶(春树、松树等)和淀粉,再加入滑石粉,使得造出的纸光滑而不洇墨,若是需要白亮纸张,还可以用木炭提前净化纸浆。

印刷术则比较简单,只是当时人们没有想到。其实古代早就有了印章和石刻,却没有运用到印刷术上,印章和石刻技术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廖化则是运用宋代毕升的方法,制作胶泥活字,再排版墨拓的方法。

具体过程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