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阴山的苏子芳 作品

第390章 徐州之争(一)(第2页)

“陶恭祖,我袁家四世三公,让徐州也应该让给我袁氏!也只能让给我袁氏!”

随后,袁术派三路大军进攻徐州,其中大将纪灵,领三万大军从东面进攻徐州的广陵郡,此路是袁术主力,很快便打败了坚守于徐州南部的陈瑀、陈登等下邳陈氏族人领导的反抗力量,攻占徐州淮河以南的广陵郡、下邳国的部分领土。

中路和西路亦取得进展,随即于194年8月,袁术准备兵渡淮河,直推向下邳城。袁术不像廖化、曹操爱亲征,但这次对徐州腹心的大举进攻,袁术出现在了前线,可见其对这场战争的高度重视。

刘备让潘凤留守下邳城,率领韩当等主力南下,凭借淮河,阻敌于淮河的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一线。

刘备的本阵设在淮阴石亭,亲战袁术多次,互有胜负,战事僵持了下来,形成了对峙局面。

这不是刘备淮河防线的全部,他所守的只是西线和中线,另有下邳陈氏守在淮河东线。

不然淮阴之东,岂不是任由袁术军渡河?

却说徐州有四大族,曹豹代表的曹家(与曹操没有关系)、陈珪父子代表的陈家,糜竺从兄代表的糜家,陶谦儿子代表的陶家。其中下邳陈氏的大本营实际在徐州南部,并不是在下邳城。此时,下邳陈氏主要在徐州南部,及豫州的沛国这两翼,直接抵抗袁术的进攻,而陈氏对下邳城的影响力却相对较小。

故刘备入主徐州后,将治所从陶谦时代的郯城,迁到了下邳城,能同时被南、北徐州士族所接受。

陈瑀陈登叔侄与袁术军对峙于东线淮浦,因此,下邳陈氏在南徐州,是以家乡淮浦县为大本营对抗袁术,影响力范围主要在淮河两岸的下邳国南部,和整个广陵郡,起初在下邳城的势力并不大。

刘备迁治所后,下邳陈氏在下邳城的势力才有所加强。

在被袁术军赶出广陵郡后,自然是退保家乡淮浦一线,继续对抗袁术。

故此时与刘备军一起,与袁术大军对峙于淮河之东线。

之所以交战双方都能在淮河打持久的对峙战,是因为他们各自都有条便捷的补给线路。

刘备方,可以从流经下邳城的泗水,源源不断地顺流将物资送到淮河前线;而袁术方,也可以从广陵城,将粮草物资通过邗沟,逆流输送进淮河。邗沟为人工开凿的运河,水量不及泗水,到了冬天邗沟北段会出现冰封现象,阻断运输。所以,长久的对峙对袁术不利,他需要在入冬前打破这种僵持状态。

就在这时候,被刘备安排驻守在小沛的吕布,给袁术来了封信(自然是密谋与袁术夹击刘备)。

袁术随回信一起,给他送去“米二十万斛”,并承诺后续将源源不断提供粮草物资,以结为同盟相诱惑,让吕布帮忙从背后攻打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