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阴山的苏子芳 作品
第553章 三年规划(第2页)
另外将冀州、幽州一部分猪牛羊往并州,河东、河内、洛阳等地区迁徙,支持提升这些地方的发展。
三是扩大采煤、采矿、冶炼的规模,提升这些行业的技术,制造大量农具,支持农业发展。
四是发展教育事业。
将冀州官办书院扩大到乡一级。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村级学校,只是因为经费限制,村级学校由几个相近的自然村共同出资建立,共同出资供应教师教学资金费用,上级书院只是派遣教师。
其他州郡则是保证每个县都有一所县级小学。
虽然和后世的教育没法比,但是这在整个大汉,已经属于最发达的教育了。主管教育的蔡邕,虽然年事已高,却每日都按时当值,指导教育的发展——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业,甚至暗想:孔圣有三千弟子,吾弟子会有几何?
在军事上,
一是抽调精锐前往幽州,防止北方异族突然发难。
二是将各地兵马分作三组,抽调其中一组,轮流进行铺路架桥,疏通河道,开挖水渠,兴修水利,支持当地大生产运动。
各地民兵更是全员参加,真正是来自人民,支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