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没有路北方的常委会(第2页)
听乌尔青云这样说,乔青第一个举手发言。
他目光坚定,神情激昂道:“长江新港项目,对我省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一艘领航的巨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上面的指示,是站在国家整体经济布局和战略规划的高度下达的,我们作为地方领导干部,首要职责就是坚决贯彻执行。路北方同志此次反对融资,虽可能有他自己的考量,但在这关乎全省发展大局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因个人观点的分歧,就延误了上面交待的工作进程。”
左明生紧跟着,声音洪亮表示支持:“我认为啊,在这关键节点,任何的犹豫和退缩,都可能让我们错失发展良机。路北方同志的反对,虽然看着有些道理,但缺乏对全局的考量!我们不能因他一人的想法,而耽误全省大事!我完全赞同举手表决,这能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省里的发展出力!”
见有省委副书记乔青和政法委书记左明生两人都明确表态支持自己,乌尔青云根本不在意另几个说话,而是直接道:“那行,由省国资委牵头融资,接手外资这件事,现在请大家举手表决吧!今天会上,事儿还有很多!咱们不能因这件小事的磨叽,剩下的工作,就不搞了!!”
见乌尔青云发了话,乔青、左明生、梁国辉、林振洲,这四人是几乎未加思索,便立刻举手。
动作干脆利落,仿佛是对乌尔青云决策,最有力的回应。乌金敏、柯政以及省军区司令刘南凯,他们各自分管的工作领域,与经济建设的直接关联度并不高。即便柯政和刘南凯,都与路北方关系不错,但面对乌尔青云强压的局势,两人都深知个人情谊,不能凌驾于集体决策之上!
因此,在经过一番内心的权衡与思考后,两人都慢慢抬起手,以这一无声却有力的动作,表明自己坚决支持乌尔青云的决策。
剩下,也就只有姚高岭和杜雪琳了。
两人没有举手,依然是一副思索状。
见有两人没举手,会议室里的气氛,又立马变得微妙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姚高岭和杜雪琳身上。
乌尔青云一看这情形,立马想发火。
无奈乔青抢先一步,他眉头一皱,矛头直指姚高岭道:“姚高岭,你什么意思啊?就因为你和路北方关系走得近?以前两人共过事?你就支持他?我跟你说,在这大局面前,若认不清形势,是要吃大亏的!”
姚高岭被乔青这么一瞪,浑身就不由自主一哆嗦。
姚高岭从乔青那复杂的眼光中,一眼就能看清楚,这是乔青在警告自己。而究其原因,就是他前不久因为历城区建筑工地那事儿,背着一个记大过处分。
也就是说,当前若是自己不跟着乌尔青云、乔青两位副书记站队,再被扣上“政治站位有问题”的帽子,那他这个省常委的位置,可就岌岌可危了!搞不好,两位副书记向上反映,他就只能到二线闲职呆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