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不是溪 作品

第1974章 大力集团?(第2页)

“至于,这个大力集团,现在怎么会同样盯上了卫星通讯这方面的事,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就这还是我昨天跟一个部里的领导闲聊才知道是这个消息,具体的情况,我还得找人打听。”

“好,我知道了.......”

听着陆凤霞的猜测,田向南虽然有些失望,他也只能跟着点点头。

大力集团。

一个算是重工业为老本的国企单位,就算想在这个经济发展期间搞点其他产业,但怎么能好巧不巧的盯上了Bp机这一块呢?

从先前嫂子话里的意思就能听出,这个大力集团绝不简单,能被工部在改开后设立,而且的,甚至算是央企级别的单位。

那这下可麻烦了。

在做生意方面,田向南不怕跟企业竞争,或者说他不怕个企,不怕民企,甚至连国营都不怕,但是像这种带着强烈官方背景的大央企,田向南是真的有些怵。

因为你是真的不知道,这样的企业背后有多少千丝万缕的关系。

尤其是,这个大力集团来头还这么大。

田向南此时的心情极为复杂,一方面有些担忧,另一方面,又感觉到有些愤怒。

大力集团又怎么样?你来头再大,也不能随便抢人项目呀?

哪有这样的道理?

更何况,抢的还是田向南他们青山集团的项目。

这跟从他们这里抢钱有什么区别?

而且这还是一笔大钱,很大很大的钱。

前些日子,在京城跑bb机项目的时候,田向南也曾又好好回忆了一下前世的bb的运营路程。

经过仔细回忆之后,田向南发觉自己好像还是把bp机这个项目的利润,看的太少了。

他先前跟丁书记说,一台bp机几百块钱,其实这个价格真是往低了说的。

Bp机在国内发展的过程中,最开始最简单的bp机,从购买设备,到选号入网,成本差不多得1000元开外。

这还只是最初期。

后面有了自动呼叫以后,尤其是有了汉字显示以后,到了90年代期间,一台bp机从选号到入网差不多得花3000以上,而且后续还有每月不低的月租。

而bp机用户,在90年代最巅峰的时候,差不多有6000多万人。

粗略算下来,这个市场总利润的大盘子,最少也得1,500亿以上。

再加上传呼网月租,同时再加上几年就要更换一次设备的花费,这个利润市场最起码还得翻上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