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初步胜利(第2页)

这话像星火落入干柴堆,疑虑迅速在众人心中蔓延。

一些人再也按捺不住,想着与其在这儿傻等,不如主动出击。

他们匆匆商议几句,便三三两两结伴离开,脚步匆忙,朝着其他可能的小道奔去。

一心想着能在何红深等人逃脱前将其截住。

他们的身影在昏暗的街道上越变越小,直至消失不见。

只留下空荡荡的街口,仿佛刚才的紧张与喧嚣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最后,街道上唯有一辆面包车如孤独的守望者,孤零零地停在街口。

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吹得车身瑟瑟发抖,发出细微的嘎吱声响。

它的同伴们在完成各自任务后,早已扬尘离去。

徒留它在这空荡荡、寂静得有些压抑的街道上,坚守着最后的阵地。

仿佛在等待着某个未可知的指令,又似在默默见证这场商海暗潮中的一段隐秘过往。

若是那些精心布局之人能再多几分耐心,不急于一时。

将所有面包车严丝合缝地留在这决定胜负的关键位置,首尾相连、错落有致,构筑起一道密不透风的防守阵线。

那么彼时的局势或许将迎来截然不同的走向。何雨柱自小在市井摸爬滚打,又历经诸多奇遇,习得一身惊人绝技。

寻常三五个大汉近不了他的身,哪怕是面对险境,护自己周全绰绰有余。

若是一心护主,紧要关头替霍英冬挡下致命一击,也不在话下。

然而,此刻敌方毫不留情,直接动用枪械,密集的乱枪如雨点般扫射而来,子弹横飞。

空气里都弥漫着硝烟与死亡的气息。

这般危急状况下,要何雨柱护住在场的数十号人,无异于痴人说梦,几乎是天方夜谭。

何雨柱虽说重情重义,可内心的天平自有衡量。

除了那些与他生死与共的至亲好友,旁人的生死在这电光火石间,实在难以顾及。

再者,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在这鱼龙混杂的商海战场,过早暴露自己全部实力,往后必将陷入无休止的麻烦,自然不会轻易使出浑身解数。

彼时,局势已至千钧一发的绝境,空气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的结局。

何雨柱,这位平日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行事沉稳谨慎至极的人物,此刻也全然抛弃了心底所有的顾虑与风险考量。

他深知,若再稍有迟疑,那等待着被营救之人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于是他毅然决然,不顾一切地朝着他们的方向奔去。

被营救者们实乃幸运之至。

设想一下,倘若他们再提前区区两个小时,便贸然从藏身之处现身,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以当时敌人部队的行进路线与部署安排来看,他们定会与敌人的大部队狭路相逢。

在那众寡悬殊的对抗中,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沦为敌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他们选择的路线迂回曲折,尽是些常人罕至的小道。

不仅要频繁穿梭于狭窄逼仄的小巷,还需多次翻越那崎岖难行的山径,因此多绕了许多弯路。

究其缘由,是他们始终忧心附近还潜藏着伺机而动的杀手,那些杀手隐匿于暗处,如同蛰伏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

这条精心规划的路线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既不依循常规的商旅行径,也背离了寻常的避险通道,任谁也难以猜到他们的行踪。

仿若在茫茫大海中隐匿的一叶孤舟,悄然驶向未知的远方。

然而,更为棘手的是所处的时代背景——那可是风云变幻的20世纪60年代,香江在时代的浪潮中飘摇。

彼时,通讯手段极为有限,固定电话作为仅有的即时通讯工具,还未实现大规模普及。

许多地方甚至连一部电话都难觅踪迹。

这意味着身处复杂商海局势中的他们,相互传递信息、协调行动的能力近乎为零。

没有便捷的移动通讯设备,无法随时随地互通消息,更难以迅速组建起统一有效的指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