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彼时,新中国在“一五”计划的稳步推进下,初步搭建起工业基础,迈出了国家工业化的重要一步。苏联虽在这一时期提供了技术援助,帮助国内建立起诸多工业项目。

但必须承认,苏联所提供的技术并非顶尖水平。

彼时,欧美国家已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深耕多年,在电子、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与他们相比,国内工业仍存在明显差距。

如今,何雨柱肩负着在香江的重要使命,那便是想尽办法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通过轮船将这些技术与设备运送到工业园区,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起初,他的任务局限于机械行业,主要聚焦于引进高精度机床制造技术、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等,以提升国内机械制造的精度与效率。

如今,随着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深化,任务范围已扩大到石油、化工、电力、医药等多个关键领域。

在石油领域,需引入先进的勘探技术与高效的炼油工艺。

化工行业则急需新型材料合成技术。

电力方面,先进的发电设备与智能电网技术成为重点。

医药领域,靶向药物研发技术与先进制药工艺亟待引进,以此全方位推动国家工业体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何雨柱瞬间挺直了腰杆,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郑重其事地说道:“领导,承蒙您对我的信任,我何雨柱绝非那种临阵退缩之人。接下来,我必定会以十二分的精力全身心投入,使出浑身解数,步步为营,不遗余力地推进工作,绝对不会辜负您的这份托付,确保任务顺利完成,给您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谈完工作,大领导微微侧身,目光如炬般地环顾四周。

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丝欲言又止的气息,很显然,他心中还有其他事情亟待问询。

果不其然,稍作停顿后,他语气关切又带着几分审视,径直问起了报社的情况。

何雨柱立刻挺直腰板,神情专注,有条不紊地开始讲述他与吉米之间那两次惊心动魄的交锋。

从最初碰面时,双方言语间就像带刺的玫瑰,每一句都针锋相对,气氛剑拔弩张。

到后来你来我往,开启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持久战,谈判桌上暗流涌动。

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句暗藏玄机的话语,他都未曾遗漏,事无巨细地娓娓道来。

大领导听得全神贯注,听完后,眉头不自觉地紧紧皱了起来,仿若一座沉甸甸的小山。

而后缓缓开口,声音里满是忧虑:“这么说来,目前咱们暂时失去了对对方的信息掌控,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信息就是制胜的关键,失去信息优势,我们就如同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危险重重。”

何雨柱神色凝重,缓缓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地解释道:“当时的形势,简直如同千钧一发,棘手到了极点。吉米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严重威胁着我方的行动计划。我反复权衡,翻来覆去地考量了所有可能的应对之策,却发现实在别无他法。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除掉吉米,斩断敌人的眼线,成了唯一能以绝后患的选择。”

成功击杀情报人员吉米之后,何雨柱在无数个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反复思量。

他心里明镜似的,以敌人睚眦必报的性子,肯定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善罢甘休。

接下来,大概率会继续派遣更精锐、更隐蔽的人手,前赴后继地前来监视,妄图寻觅机会策反我方人员。

但回首当时的危急情形,四周皆是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稍有差池便是满盘皆输。

除掉吉米,就成了那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每一秒都在和死神赛跑,根本容不得半点犹豫,哪怕是瞬间的迟疑,都可能让整个计划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