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第3页)
马德钟经理神情严肃,他挺直腰杆,双手交叠放在桌上,微微前倾。
向老板郑重发问:“老板,如今屯门和元朗市场已呈现出饱和状态。
各类房产项目鳞次栉比,竞争激烈到了白热化程度。
那我们是否还应继续在这片区域大兴土木盖房子呢?”
他的问题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多日调研与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深度剖析、深思熟虑后提出的。
此刻,他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深的担忧。
毕竟公司的未来发展走向宛如多米诺骨牌,稍有差池,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何雨柱听闻此言,并未直接作答,而是不假思索地抛出一个反问:“盖出来卖给谁呢?”
这个问题宛如一记响亮的当头棒喝,瞬间让马德钟经理愣在原地,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
他微微张开嘴,喉咙却像是被无形的大手紧紧哽住,干涩得发不出一丝声音。
眼神中满是挣扎与纠结,嘴唇几次开合,却终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因为在心底深处,他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
继续投身盖房大业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如今市场已然饱和,大街小巷林立的楼盘便是最好的证明。
若是再盲目地投入海量资金、调配大量人力、消耗众多物力去开展建设。
无疑等同于将资源白白丢进无底洞,只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进而给公司带来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让公司在本就艰难的市场环境中雪上加霜。
接着,何雨柱清了清嗓子,进一步解释道:“经过我这段时间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分析。
在最近的三到五年间,屯门和元朗这两个区域的购房需求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
就拿屯门来说,新楼盘开盘后销售周期明显拉长。
不少房源甚至在市场上搁置数月仍未售出。
元朗的情况也类似,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持续增加,价格却趋于平稳甚至略有下滑。
这都表明,当地的购房需求已得到了充分满足。
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从两个方向着手推动公司的发展。”
他挺直腰板,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会议室里的众人。
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已经为公司的未来规划好了一条清晰、可行的道路。
给在座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一个方向,我们可以到其他地方购置土地,然后开展房地产项目。
比如,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那些新兴的城市副中心或者经济快速发展的周边城镇。
那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正在兴起。
却还未被大型开发商充分挖掘,购房需求极为旺盛。
我们若能提前布局,打造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优质住房。
必定能吸引大量潜在客户,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市场。
或许在城市的遥远彼端,隐匿着一片尚未被大众目光触及的土地。
这片土地毗邻城市主干道,地铁规划线路也将在此设站,交通便利性不言而喻。
周边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设施正有条不紊地建设完善。
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即将展现出绚烂生机。
它恰似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原始而质朴的魅力。
等待着有识之士去挖掘、去雕琢,赋予它全新的价值与蓬勃的活力。
打造出一片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
另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则聚焦于拓展现有的购房需求。
房地产企业可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例如,将首付比例从常规的30%降低至20%,极大减轻购房者前期资金压力。
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为首次购房者提供每平米数百元不等的购房补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