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谅666 作品

第204章 嬴政:韩非,你要记得赵封对你的好(第2页)

“你给了大王,难道不给你岳父?”王翦有些埋怨的道。

“岳父。”

“等过两日,我再调配一番给你。”

“这些可是真正的灵丹,不是假毒丹,很难得的。”赵封立刻道。

“既然你岳父都要了,那老夫也厚颜一求。”夏无且也是笑道。

“有,都有。”赵封连连点头。

……

之后的日子。

赵封也享受着难有的安宁。

无需上朝,也无需在掌军。

每日就是陪一陪王嫣还有舞阳。

当然。

期间不少朝臣知道了嬴政亲临赵府,更是亲口为赵封二子赐名,也有不少朝臣送上了贺礼。

对于这些。

赵封也是来者不拒的。

一切风平浪静。

朝堂之上!

“臣韩非。”

“奉诏归都。”

“奉赵地户籍册录,奉税务册录,奉人口册录。”

“请大王一阅。”

韩非站在了大殿内,手中捧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自魏地归来所统册录基础。

嬴政一挥手。

赵高立刻走下了大殿,恭敬的将盒子接了过来,然后呈奏给了嬴政。

嬴政打开盒子。

随手拿起了最上面的册录一看,看着他严肃的样子就知道他看的十分仔细。

在看了第一份后。

嬴政继续翻阅着。

整个朝堂上鸦雀无声。

此刻。

朝堂上许多大臣都明白,如若此番韩非拿下了这一治理赵国的治理之功,那就有机会步入九卿之一了。

持续了好一阵后。

嬴政将这些册录合上。

“韩卿治理之能响彻天下,昔日在咸阳时还不能清楚看到韩卿的能力。”

“如今人口并不差我大秦的赵地经战乱,经人祸,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被韩卿治理完善。”

“此功,当属韩卿。”

嬴政对着韩非夸赞道。

很明显。

这些奏报也让嬴政十分受用。

显然是得到了认可。

“谢大王夸赞。”

“臣身为大秦官吏,理当为大秦效力。”韩非不卑不亢的道。

“孤听闻。”

“在治理赵地完成后,你还去了大梁城,治理了数十万的难民?”

“还修筑了新城?”嬴政笑着问道。

韩非也没有浪费时间,直接又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布帛来。

“启奏大王。”

“此乃新城户籍,还有新城户籍,还有人口情况。”韩非捧起了手中的布帛,大声道。

赵高立刻快步走下去,将布帛接过,呈奏于嬴政面前。

嬴政接过来,仔细一看。

这一座新城的情况,户籍人口情况,尽收眼底。

“原本大梁城有五十余万人口,洪泽之后尚存四十万,韩卿将之全部安置了,更建新城。”

“此功,不小啊。”

嬴政一脸欣慰的说道。

“建城之策,还有具体施行之法,多亏赵封上将军授予,否则臣也并不会那般轻易治理。”

“此功大部分皆是赵封上将军,臣只是捡了一个便宜。”韩非大声启奏道。

显然。

这一功劳韩非不想独占,哪怕赵封主动让给他。

他却不知道。

在听到这建城,安顿难民之功大部分是赵封的时,嬴政的眼前都是一亮。

“韩卿是说,这建城之策,还有具体实施都是赵封安排的?”嬴政问道。

“此策乃至于方法都是赵封上将军所安排,臣只是接替了上将军之策施行。”韩非如实回道。

“看不出啊。”

“赵封竟然还懂得政务治理。”嬴政带着几分感慨的道。

“回大王。”

“赵封上将军不仅善于统兵,在政务方面也绝对不弱,臣也深为敬之。”韩非大声回道。

“能得韩卿如此夸赞,看来赵封在政务方面的确是有过人之处。”嬴政也笑着点了点头。

而心中也是格外的愉悦:“封儿啊封儿,看来为父还真的是小看你了。”

“不曾想,你政务竟也如此了得。”

“建造一个新城,安顿数十万难民,这可不是简单的政务能力可以做到的。”

“看样子。”

“封儿真的是上苍赐予孤的天定继承人。”

回过神来。

嬴政目光再次落在了韩非的身上,大声道:“治理赵地之功,在大梁建造新城安顿数十万难民之功,韩卿皆功不可没。”

“臣职责所在。”韩非躬身一拜。

“韩非于国治理有功,当赏。”

“传孤诏谕。”

“自今日起。”

“封韩非为治粟内史,位九卿。”

嬴政大手一挥,威声道。

“臣,谢大王隆恩。”

韩非没有拒绝,更没有任何犹豫。

在所有朝臣回过神来前,直接谢恩。

这也是韩非的圆滑之处。

此刻直接领诏,不等他人开口,那他这个九卿之一就彻底定下了。

“大王任命,臣附议。”

“以韩大人的才能,足可胜任此职。”李斯立刻站出来附和。

不管此刻有些晚了,还是如何。

他还是做了。

这也是给韩非示好。

而在李斯话音落下后。

王绾还有朝堂等大臣纷纷附和。

此刻嬴政心意已定,而且治粟内史之位一直空缺,无人能够担当此任,有韩非来了,或许也足可弥补了。

“韩卿的名望本就响彻天下,此番治理赵地也是韩卿的证明。”

“孤相信你不会让孤失望。”嬴政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