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丝偶 作品

第 74 章 第 74 章(第2页)

  闻言玉无伤皱了下眉,对于惜翠姑姑的说法多有不满,但并未开口阻止他,因为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

  惜翠姑姑拿出一方黑色木盒,打开后可见里面有一截手指长的银丝。

  她将千丝先递给了青衍,说道:“这根千丝是来仙界之前,我从千丝树上摘下来的,还请青衍仙君验明真伪。”

  千丝树是一种仙界独有的仙树,银色的千丝就是树叶,这种树只能在仙灵之气最纯净的所在生长,只要遇到一丁点魔息,树叶就会瞬间变黑。

  后来,有仙人利用了千丝的特性,将树叶采集下来后封印,用的时候只需将千丝扎入手上吸血,只要千丝不变色,就证明血脉无碍,被后人戏称种千丝,这也变成了辨别血脉最可靠的一种方式。

  依旧是所有人都检查了一遍,千丝确实无恙,随后盒子被递给宿月。

  宿月拿起那根千丝,它并不是软的,而是如针一样,且两端十分尖利。

  她将千丝扎入手背,开始并无变化,谁知突然之间,这跟千丝竟变黑了。

  这一瞬间,众人表情各异,有意外的,还有毫不意外的。

  见到这一幕,惜翠姑姑似乎早就料到一般道了句:“果然,主君早就料到你来路不正,今日倒是被抓了个现行。”

  说完,她转头看向阎烈,说道:“阎烈仙君,如此,可以证明宿月拥有魔族血脉,该怎么做,你知道吧?”

  阎烈尚未开口,青衍与白魁同时开口。

  “慢着。”

  其他人皆是一愣,两人更是互相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白魁微微一笑,抬手示意青衍先来。

  青衍手一翻,竟然也拿出了一个装着千丝的盒子。

  而青衍拿出来之后,白魁同样拿了个盒子出来,里面装的什么,不言而喻。

  “这……都已经检测出结果了,就不必再测了吧?”阎烈没想到这两人竟然都有准备。

  这是明显不信任其他人啊!

  白魁微笑道:“统帅此言差矣,南溟仙帝检测的结果,只能证明她的态度,我手中的千丝是东辰仙帝专门差人送来的,想必是不希望在检测一事上,出现任何纰漏。”

  而青衍这里,更是不需要给阎烈解释。

  宿月也没拒绝,先后拿过两人盒子中的千丝扎入手背,这一次,两根千丝毫无变化。

  将三根千丝拿在手里,宿月眯着眼看那根漆黑的:“这检测结果倒是挺有意思,三位仙帝认为我没问题,南溟仙帝这边却觉得有问题,不知统帅打算如何判?”

  阎烈看向玉无伤,玉无伤则在心中暗骂青衍与白魁老奸巨猾。

  他之前竟然真的以为东辰仙帝不在乎此事,而青衍不过是来确认检测是否公正的。谁能想到,他们一早就准备好了,就在这儿等着呢。

  偏偏自己手上的宿世镜照过宿月,虽然不知为什么没有变化,但她肯定不是魔族已经确认了。

  倒是南溟仙帝,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连千丝都能干扰,或许惜翠这边还有操作的余地?

  他脑中各种想法飞速闪过,始终无法想到更好的主意。

  见阎烈不语,青衍微笑道:“怎么,阎烈统帅不愿意承认此次检测结果?”

  他虽然看着和善,说的话却带着十足的压迫。

  仿佛阎烈只要说一句不承认,他就死定了。

  玉无伤始终没有给他任何表态,阎烈暗道一声小子无用,只能硬着头皮道:“在下自然是承认此次检测结果,只是惜翠姑姑手里这根千丝变了色,实在是……”

  他本想推脱几句,却听宿月笑道:“三个人检测都无事,偏偏一人出了异状,这时候,统帅难道不该问问与众不同的那位吗?”

  “宿月,你什么意思,你敢怀疑南溟仙帝的公允?”惜翠姑姑面色沉稳,并不担心被查出问题。

  至于千丝为什么会变色,他们主君气运加身,只要她想,什么样的事不会发生?

  可是,这一次,虽然主君的手段起了作用,偏偏又多出两个搅局的。她实在很说主君运气好这种话了。

  看起来,宿月的运气,也很好。

  “说得好像只有你能代表仙帝,其他人与仙帝无关一样。”宿月语气淡淡,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你说的也是,南溟仙帝自然是公允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根不一样的千丝,想来这都是你的错。”

  宿月说完,将手中那根黑色的千丝一弹,朝着惜翠姑姑的眼睛便射了过去。

  惜翠姑姑急忙闪躲,宿月的身形连晃,已经来到她身边。

  “不可!”阎烈想出手阻止,却被青衍一袖子扫到,硬是被逼退。

  而玉无伤还没来得及动,便见白魁仙君微笑着盯着他,手中已结出掌印,仿佛在告诉他,只要动一下,就会不小心被“误伤”。

  宿月这几天已经打的有些疯魔,对惜翠姑姑出手,没有半分余地。

  惜翠姑姑常年在仙界与人勾心斗角,一身实力,如何能敌得了在生死之间磨练出来的宿月。

  堪堪躲过了那根千丝,便挨了宿月一掌,随后,宿月闪到她面前,抬头朝她露齿一笑,笑中满是血腥狰狞的气息。

  随后她丹田处,重重挨了一拳。

  “不——”

  那一拳的力道极其可怕,剧痛瞬间席卷了惜翠姑姑,下一刻她才意识到,她的丹田被打碎了。

  见眼前的人缓缓倒地,宿月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面上淡淡:“礼尚往来,希望你能活着撑到回仙界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