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还债 作品
第1291章 移都就食(第2页)
然而大庆南北各地,需要大量粮食的地方,也就范阳、京都、以及广州城三地了。
然而广州城那边稻米一年三熟。
加上本身离着占城就近,外加上岭南那般人什么东西都能吃……
以及辽地离着广州的海路着实有些太远。
辽地粮食,最好的倾销地,也就只剩下京都了。
对于大庆百姓来说。
只要有了粮食饿不死,做什么都好说。
秦棣拿着糕点随时吃着。
“有了辽地那么多粮食进来,人人都能吃得饱饭,这已经称得上天下大治了。”
“如今开朝才二十多年,就能治理到如此地步,当真难以想象。”
秦棣对此相当感慨。
历朝历代,从战乱中刚刚平定下的新皇朝,往往得需要两三代人的积攒,才能做到这种地步。
甚至就连开元盛世,那时候都建朝一百多年了,也难以满足粮食上的需求。
可如今这大庆,短短二十年,就治理出了几十年的成果。
“还是得益于技术的发展。”
秦风看着殿内崭新的地形地势沙盘图。
以往广宁城有关于辽地的巨大沙盘。
如今,也总算有大庆的了。
只不过这条沙盘,主要还是只有两条线。
一条是黄河以及周边水域的,上面插着诸多颜色不一的旗帜,代表着那里正在被治理。
而另外一条,则是南北的,上面摆放着诸多城市。
那是京辽道。
也就是京都通往辽地的道路。
那里如今也在勘测施工,已经完成了五成。
“从古至今,随着工具越来越先进,这天下发展的便也就随之越来越好。”
“秦朝时天下人口才就几千万人,可如今这天下间又有多少人了。”
“以往两头牛才能抬一个犁拉,而现在就不算上辽地的大型农机,单说这南方的曲辕犁,一头牛便可轻松拉动,种田都方便了太多。”
“等到了未来,技术还会进一步突破。”
秦风将一枚绿色的小旗子,插在一处施工道路上。
“这就叫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