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元十 作品

第1700章 皇太极,做我儿子吧!(第2页)

说着,竟是主动提出了告辞。

“来人,送宋大人。”

杨凡看了对方一眼,这才吩咐人将其送出去。

待宋景晟离去,杨凡方才将桌案上的信取到了手里。

他将信封上的火漆扯开,将信取出,展开信纸后,眼神扫过上面的内容,他脸上本来淡然的表情却突然变色。

“努尔哈赤?!”

杨凡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封信上看字迹竟是出自努尔哈赤之手!

对方竟还活着?

杨凡沉着脸,一目十行,快速将信件内容看完。

按照信中的说法,努尔哈赤言称自己偶得机遇,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但是暂时无法回转,所以,将大清全权委托给了他。

并且,提示他务必小心应天道。

“所以,努尔哈赤现在到底是在哪?”

杨凡皱眉。

看来当初的宁远之战,这里面的水实在是深啊!

还有应天道一事。

之前在他和皇太极之间,应天道明显选择了中立,反倒是天师道要和他为难,摆明车马要支持皇太极。

不过,努尔哈赤既然这么说了,那应天道的事情恐怕不会空穴来风。

想必是努尔哈赤真的吃了什么亏。

而看到信件的最后,杨凡那本来震惊的脸色,渐渐变得古怪。

“担心我监国之名,无法压制有道脉支持,即将登临汗位的皇太极,所以又册封我为皇父摄政王,以皇太极为子?”

这才是真正的“遗诏”啊!

而且,这可和多尔衮私下里的皇父摄政王不同,这可是明明白白出自努尔哈赤之手,相当于皇太极被过继给他了!

“唉,也罢,我就吃了这个哑巴亏吧!”

杨凡叹了口气,默默的接受了对方的安排。

毕竟,这封信无疑给他控制皇太极,更增加了一重手段。

而无论是那块伪造的玉玺,乃至体制,军民,名声等等,这些终究都是手段!

终极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牢牢控制住这个即将成为大汗的皇太极,令其永远无法从自己的手中篡夺清龙!龙昌城内。

这几天下来,皇太极为了凑足赔款,显然是下了狠心,上至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贩卒走夫,皆逃不过他的搜刮。

甚至,恨不得走过他面前的鸡,都得扣一把,看看

这等倒行逆施之举,无疑弄得满城风雨。

也因此这几天来前往监国王府门口跪拜请愿的人越来越多,不过,监国大人闭门修炼,这些人自然是都被挡下了,并无一人得到召见。

这无疑让本就略显忐忑的皇太极长长的松了口气。

在其看来,自家叔父明显是慑于大明之威,选择了退让。

想想也是,对方终究不是他父亲努尔哈赤,哪怕窃取清龙权柄和大清国运,也不可能与他父亲媲美,所以会被大明震慑也正常。

“叔父甚是乖巧,甚好!”

皇太极看着自己收缴来的款项,露出了笑容。

他距离大汗之位,越来越近了。

馆驿。

作为大明使团的正使,那位曾经因献丹有功,成为了朱高烈面前的红人的礼部尚书宋景晟,自然受到了极其隆重的招待。

而此次前往大清交换国书,封敕大清大汗,对他来说,无疑是个镀金的美差。

尤其是异地之风物,也着实与关内不同。

令宋景晟颇感新奇。

虽然他出门的次数不多,却也听到不少外面的风声。

虽不知道皇太极到底是真的急功近利,为了汗位不惜一切,还是在故意演戏,以求能够更大程度的获得大明的支持,降低自身的威胁感。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皇太极的评价。

此人行事果决,做事不择手段,绝非易与之辈。

“不过,这封信……”

宋景晟摸了摸袖子里的一封信,心里却带着三分异样。

这封信是他去给陛下请安的时候,当他准备告退,退出大殿时得到的,耳中还传来了一道传音,令其设法将此信亲自交给大清监国舒尔哈齐!

在他看来,能够在大殿中行此事者,唯有陛下朱高烈了。

咚咚咚。

他的手指在桌案上慢慢的敲打着,思考再三,当天色暗下来后,终于是悄悄换了衣服,独自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