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85816982 作品

第801章 萧正阳与西周太祖皇帝(第2页)

然而,事实真相与这些传言相去甚远。太祖皇帝与曾曾祖父都深知这一点,但他们秉持着‘传言止于智者’的信念,对那些不实的传闻毫不在意,更无意去开口解释。

这并非是他们高傲自负,而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有着绝对的信任。无论是曾曾祖父还是太祖皇帝,都坚信对方是淡泊名利、一心只为深陷乱世、朝不保夕的百姓谋求生路的正人君子。

正因为如此深信不疑,他们才选择不去解释。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了解和信任,无需言语的辩解,自会在时间的沉淀中显现。”

“曾曾祖父的手札里详细地记载着,墨家在那个时代可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而太祖皇帝作为当时墨家的当家人,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简直是举足轻重,无人能及。

身为墨家当家人,太祖皇帝不仅享受着优渥富足的生活,还手握莫大的权势和极高的身份地位。然而,这一切并非毫无代价,他所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危险同样巨大。

太祖皇帝并非独子,他还有许多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些兄弟们中,不乏有能力且在家族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此外,太祖皇帝还有几位身富力强的叔伯,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面对如此复杂的家族关系和激烈的权力竞争,太祖皇帝深感自己墨家家主的地位岌岌可危。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决定培养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队伍。

在众多流民中挑选合适的人选时,太祖皇帝的目光如炬,一眼便相中了当时的曾曾祖父。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将曾曾祖父叫到跟前,与之交谈。

才经过短短十分钟的交谈,太祖皇帝便对曾曾祖父的才能和人品深信不疑,当场许下了给曾曾祖父心腹统领的身份。

交谈了两刻钟后,太祖皇帝就改变了让曾曾祖父做其属下的想法,而是奉上数万两黄金,让曾曾祖父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而曾曾祖父用太祖皇帝赠送的黄金,招兵买马,很快便拉起了队伍。

当曾曾祖父成功拉起队伍之后,太祖皇帝毫不犹豫地给予了他大量的支持和援助。不仅提供了御寒的衣物、兵器、粮草和药物等军需品,而且完全没有向曾曾祖父索要任何形式的承诺或回报。

在那个艰难的时期,这些军需品对于曾曾祖父的队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它们确保了士兵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和士气。

而太祖皇帝的慷慨相助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当曾曾祖父率领着他招募来的兵马开始攻城略地时,太祖皇帝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积极为曾曾祖父提供各种帮助。

他号召当地的乡绅名士们一同行动起来,为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工作机会、住所,并免费赠送医疗服务和食物。这种善举不仅解决了百姓们的实际困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

通过这些努力,太祖皇帝成功地安抚了百姓,恢复了当地的民生。百姓们对曾曾祖父带领的萧家军充满了信任和敬意,因为他们看到了曾曾祖父带领的萧家军的正义和善良。

正因为如此,许多原本可能会异常激烈的攻城战役,在还未真正打响之前就迅速结束了。百姓们纷纷主动打开城门,欢迎萧家军的到来,因为他们相信这支军队不会伤害任何一个无辜的人。

所以,曾曾祖父在手札里写下,他打赢的没一场战役,其中都少不了太祖皇帝的功劳呢!

太祖皇帝虽未与曾曾祖父一同冲锋陷阵、杀敌于战场之上,但在曾曾祖父心中,太祖皇帝与他并肩战斗,是他最可靠的战友。

而且是一个值得曾曾祖父将后背托付给他的战友!正因为有太祖皇帝他这样的战友在,曾曾祖父他才能毫无顾忌地专心应对眼前的敌人,勇往直前地冲锋陷阵!”

时茜稍稍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过了几秒钟后,才继续说道:“曾曾祖父的手札里还提到,太祖皇帝对曾曾祖父的这些帮助,是冒着巨大风险的。

太祖皇帝作为墨家的当家人,竟然将墨家的资源用在一个外人身上,而且当时的曾曾祖父并没有给太祖皇帝任何承诺。”

说到这里,时茜的语气略微加重了一些,“正因为如此,墨家的人都觉得太祖皇帝对曾曾祖父的帮助以及投入的钱财,简直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他们对此非常不满,于是便产生了要把太祖皇帝拉下马的念头。”

然而,时茜话锋一转,“不过,当时的太祖皇帝实在是太得人心了,所以明面上,墨家的人根本不敢对太祖皇帝怎么样。但是,他们却在暗地里动手脚,最终导致了太祖皇帝的原配妻房和她腹中的胎儿惨死。”

时茜的声音有些低沉,“这件事情给太祖皇帝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让萧家深感愧疚。所以,萧家的祖训里就有了这么一条规定:萧家子孙不得伤害墨家后人,沾染墨家后人的血。”

接着时茜又继续讲述了很多萧正阳手札里记载的他与西周太祖皇帝情意的事情。

“当战事基本平定,众人提出建立西周时,曾曾祖父毫不犹豫地推举了太祖皇帝为皇。对于这个决定,曾曾祖父在手札里是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