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山人 作品

第1155章 重庆方面的希冀(第2页)

说实话,孙义成不敢保证罗斯福总统会因为中国军队在会议期间的一场大胜,态度发生完全的转变,转向中国,他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这场战斗消耗了缅甸两万多吨航空炸弹,光是这些弹药就是三千多万美元,还不包括飞机的燃料。现在只希望能有好结果。

为了趁热打铁,也为了让罗斯福知道中国方面已经“掌握”了这次他们会谈的秘密,孙义成立即会见嵩子文,要求他以国民政府外交部的名义,再向美国方面发出一份抗议书,绝对不会接受任何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和协定,特别是涉及领土完整方面。

和忧虑的孙义成相比,江开思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心态,一种大胜后踌躇满志、挥斥方遒的满足感,并且已经在幻想筹划接下来如何再多来几次这样的胜利。

为此,他将何敬之、白健生几人找到黄山官邸,依照之前的商议,再和孙义成好好谈一谈,说服他将缅甸陆军和空军留在国内,继续支援国内战场。

“决心行动”结束后,军事委员会第一时间就让参与这次行动的国军高级将领(主要是新一军的孙立人和十三军的石觉两人,因为他们的部队在最前线),将整个战斗过程详细地写成文字书面上报。

看完报告的江开思和何、白几位国府高级军官,对己方部队展现的战斗力很是满意,但对报告里描述的有关缅甸军队的战斗力则表示了怀疑。

孙立人和石觉两人的报告里,在描述缅甸军队的战斗力时,几乎用了差不多同样的语言和文字,那就是缅甸军队“战力强悍”,缅军士兵“无与伦比”。

在同等数量的情况下,国军绝对不是对手。缅甸军队战斗力,甚至超过了战争初期日军部队的战斗力,包括士兵的技战术素养,单兵能力、射击水平等等。

这种描述让几人内心既感到高兴,也有些发寒。还好对方是友非敌,否则将不堪设想。

战争初期日军士兵单兵战斗能力如何,这几位可是心知肚明,普通日军士兵的射击水平远超国军,两三百米的固定目标一打一个准,一个中队的日军压着一个国军团打那都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