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山人 作品

第1181章 YA的决定

语气肯定的一句话,立即让会议室原本还有些吵闹的声音立刻消失,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说话的那个人。

“首先,这是来帮助我们打小日本的,这是大义,是民心所向!仅这一点,我们就无法拒绝。”

“其次,这是国家政府层面决定的事情。虽然我们的那个政府,并不能真正的代表我们,但他毕竟还是名义上的中国政府。

总不能在国际上,让人感觉是一个无政府状态的国家吧!”

“第三,陈老的为人我们清楚,他对全民抗战做出过巨大贡献,对我们的支援也很大,我们总得懂得感恩吧!让他们的军队经过延安,也算是对陈老的一种回馈。”

“最后一点,我就不相信,他一支外国军队,跑到中国来,还敢对中国地方政府下黑手!”

能够允许一支装备了坦克大炮的队伍,从自己的家里里经过,这是需要大魄力的,而杨子任正是这种有大魄力的人。

其实他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相信孙义成这个人,虽然有野心,但也特别重情义,当然,还有一身到现在他也没有搞清楚的神奇本领。

既然决定了,众人的反对也就没有了意义。不过在领导走后,几位军人干部,却留了下来,开始了他们的商议。

保证上级的安全,是他们最重要的责任,虽然领导同意了让缅甸军队从延安经过,但他们的防卫工作却不能不做。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留守保卫延安的部队开始时只有7个警备团、1个770团及2个独立营,另外还包括教导旅、警备第3旅等部队,总兵力九千余。

后来随着孙义成送的那些武器装备到手,这边的警备部队也进行了扩编,人数扩大到一万五千左右。

三九年底,孙义成带领冀南六分区的十四团去到延安,被编为警备九团,剿匪完成后也留在了这里,成为保卫部队的一份子。

十四团团长温良才和团参谋长贾正奎,都留在了这里。不过这个时候警备九团已经扩编为警备五旅,扩编武器正是来自孙义成最后一次的存货。

“对方有坦克大炮,天上还有飞机,如果真的要攻打延安,我们是防不住的,所以我们只能尽最大力量进行戒备和防御!”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延安警备处主任萧玉成最先开口。

“我的意见是让警备一、二、四旅在凤凰山、宝塔山、延和桥一带部署,将装备最好的三旅和五旅,分别放在南边的柳林沟和窑庄,留守兵团的部队则在南泥湾、四十里铺一带。

万一情况有变,三旅和五旅就可以从东、西两路杀出,直接切断敌人的腹部,攻击他们的辎重车辆;然后一、二、四这三个旅负责掐头,留守兵团负责断尾。就算不能将他们全部消灭,也能咬下一块肉来!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布置在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上用来防空的大口径机枪,拆一些布置在新阵地上。嗨嗨!他们不是全部都是汽车吗?那我就专门打他的汽车,等车子被打烂,看他们还神气什么!”

说话的是留守兵团作战科长王礼成,是一位老红军战士,在江西战场上丢失了一条胳膊,所以对国民党是有刻骨仇恨的,连带着对这支国民党请来的军队也有一些仇视。“你以为来的还是江该死的中央军,还掐头断尾!我们的部队还没有展开,天上的飞机就看的一清二楚,现在还是初春,地上可没有东西遮挡,飞机上居高临下,啥到清清楚楚。”一位参谋反驳道。

“他们,有飞机,难道我们就没有吗?”

“靠我们,那几架缺少燃料、连训练都不能正常进行的飞机?”

“好歹,不是也有!”

这几位嘴里说的武器装备,其实都是孙义成之前送的那些。要是让孙义成知道有人准备拿他送的武器来对付他的部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行了,大家不要再争了!王科长的想法还是不错的,我们就是要将最大的威胁因素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保证首长们的人身安全。”

萧主任开口,打断了大家的争论了,也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这里。

“部队...可以先按这个开始部署,明天天亮前必须到位。杨科长(八路军总部警卫科科长杨梅生),你的任务比较重,明天一大早你就得将所有领导全部撤离杨家岭,最好能够在今晚就出发,我们必须按最坏的结果来考虑,其余人和我一起留在这里。”

昏暗的煤油灯下,萧主任看了一眼身边的几位同志,他们的脸色都很严峻,神情也很严肃,语气坚决。

“呵呵!虽然我们要将结果往最坏处想,但事情可能与我们所想的正好相反。所以,安排调动部队是防御,是以防万一。通知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擅自行动!”

此时,在杨家岭另外一个窑洞里,有两个没有休息的人也在谈论着什么,话题竟然也和缅甸军队有关。

“......飞机、大炮、坦克,这些都有了,看来是武装到了牙齿,就算国民党的部队,也没有这么阔气吧!美国人还真是大方!”

“这也说明缅甸军队确实不简单,不像江该死的部队,像扶不起的阿斗,美国人就是把装备给他们,他们也打不出什么好的战果来。

这次湖南战场能消灭日军五个师团,可不是重庆的本事,最大功劳还是人家缅甸军队!这一点泽田同志早就打探清楚了。”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我个人很好奇的是另外一点。”猛吸了一口烟,让烟在肺腑间游走一圈后缓缓吐出,感觉着尼古丁造成的刺激,杨子任继续说道:

“我好奇的是......这支缅甸军队里面,士兵竟然说的都是一口正宗的汉语,不是三五个,也不是三五十,而是全部!如果不是有意挑选懂汉语的,玉阶,你有没有想过这里面的深意?”

“我对这一点也很是好奇,不是,是怀疑。老武当时传回来的电报,我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就算明末有很多逃难的汉人进入了那里,也只是在北部一带生活居住,数百年时间下来,语言也应该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