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致远 作品
第1824章 资金池要干涸了
“你,你怎么知道........”李建记忆中,关于唐镜逃跑之后,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不少经济学家把这个事情当做经典的案例,反复研究,反复在媒体上进行讨论。
其中的结论是,唐氏集团的最大问题,就是摊子太大,步子迈得太快,资金成本太高。
李建于是用简单易懂的话,把这些问题深入浅出地给唐薇讲出来。
“唐氏集团,自从建立的时候,根基就不稳。其实,融资扩张的路子就走错了。”
“哦?”唐薇此时已经彻底震惊。
毕竟,她一直在努力地维护唐氏集团的运转,可是总是在修修补补,无法改变这个唐氏集团的危机。
眼前这个年轻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唐氏集团的病根,令她大感震撼。
“请详细地解释一下。”
李建停顿了一下,问道:“我接下来说的,很可能比较尖锐。如果说错了,请唐小姐见谅。”
“我只要真话。越尖锐越好。”
李建于是严肃地指出,唐氏集团的融资来源,主要靠4个金融公司来筹钱。
筹集来的资金,放在一个资金池里。唐氏集团的旗下哪家公司需要资金,就从资金池里抽。
如此一来,这个资金池就是唐氏集团的命脉。
但是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迟早会让这个资金池干涸。
到时候,唐氏集团会因为资金断裂而倒下。
唐薇没有想到,李建居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唐氏集团的病根。
“唐氏集团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私募和信托、资管产品来融资。虽然你们募集的对象是高净值认识,净资产都必须是4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士,大规模赎回的可能性不那么高。但是,这个资金池也不安全。毕竟,你们的资金池运行方式还是一个发旧还新的模式。资金池模式,非常危险。”
唐薇一听,顿时明白,李建是彻底看穿了唐氏集团的核心运行模式。
“发新债还旧债,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进来,那资金链迟早断裂。这个隐患,在唐氏集团决定从实业转向金融行业的那一刻,已经埋下了。而且,留给唐氏集团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