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章 韬光养晦(第2页)

李建急忙劝阻。

“楚博士,先别急。就算能够大规模生产65纳米芯片了,先别着急出口。”

楚曦月惊讶地望着李建。眼睛里、脑子里都是问号。

王晶晶也疑惑不解,问道:

“为什么?掌握了技术就是用来生产赚钱的。现在,特许、ib、三个星电子、德州仪器也都刚刚突破65纳米技术。我们和他们同一水平。而且,我们还有成本优势。”李建笑道:“晶晶,你是聪明人。你想一下,我们的光刻机,是不是还依靠荷兰进口?”

“对啊。”

李建又问道:“荷兰的这个光刻机企业,是不是要用到老美的技术?”

“嗯。光刻机需要用到十几个国家的技术。怎么了?”

李建笑道:“如果我们大规模生产65纳米芯片,冲击到老美的几个芯片生产商的利益。那么我们还能买到最新的光刻机吗?”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芯片技术突破的喜悦,此时也被冲散了大半。

彭蕾蕾的父亲总结道:“看来,光刻机技术不解决,我们的芯片制造技术,还是要被卡脖子。不过........”

“我们既要看到挑战和危机,也要看到成就。毕竟,现在,只要有了设备,我们的技术就能紧跟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这是巨大的成就嘛。”

“接下来,光刻机技术,就是研发重点。不过不用太担心,我们的科研体制,有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假以时日,我相信,我们的光刻机技术是能够赶上来的。”

彭蕾蕾的父亲几句话下来,给众人以鼓舞。

彭蕾蕾笑道:“爸爸,你还是这么会鼓动人心。”

“蕾蕾,你真不会说话。这哪里是鼓动?我是实话实说。”

彭蕾蕾父亲说着,转向王晶晶。

“晶晶啊,李建考虑的是对的。我们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的实力,引来别人的针对。现在,65纳米芯片如果能够大规模生产,那也仅销售给国内高端的制造企业。暂时不要出口。也不触碰那几个大厂的利益。避免被过早针对。”

“表叔,这事情........可是......”

王晶晶话没说完,彭蕾蕾的父亲笑道:“你的意思我知道。你不就是想说,我们好不容易取得技术突破,为什么不大规模量产,去赚钱,去收回成本?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还请你忍耐一段时间。”

“你放心,现在很多高端制造业需要65纳米芯片。我帮你们牵线搭桥,把65纳米芯片销售出去。绝对不会让高科技公司的利益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