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李山中仙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七章.进城卖大皮(第2页)

不多,也就七、八张。

赵军问道:“现在连獾子皮都收了?”

这次答话的,是那个男员工,他没有起身,转过头时,还推了下眼镜,才答道:“收,年后刚开始收。”

赵军又问:“那黑瞎子皮、野猪皮、狍子皮呢?”

“黑瞎子皮,过一阵子可能收。”男员工说了一句,想想又道:“狍子皮、野猪皮没说收。”

“好,谢了。”赵军说完,拉着李宝玉离开了这里,往那卖货柜台走去。

在杂货柜台前,赵军给王美兰买了两个蛤蜊油,给赵虹、赵娜买了两把一头带橡皮的铅笔,前年赵虹就嚷着要这个。

虽然赵军认为这种橡皮不实用,但自己妹妹吵着要,又能怎么办?

来在卖烟酒的柜台前,赵军花了五块钱,买了两条花团烟。

他马上就要上班了,虽然在场子里有姐夫罩着,但跟直接领导的关系还是要搞好的。

否则的话,就算人家顾忌着周建国,而不会难为赵军,但有什么好事,也不会有赵军的份。

这花团烟,屯子里小卖店也有,但比山下贵,赵军在这买两条,就省了将近一块钱。

赵军买什么,李宝玉就跟着买什么。

他买蛤蜊油是孝敬金小梅的,买那带橡皮的铅笔,则是给李小巧的。

李小巧和赵虹是同学,她们又天天在一起玩,要是看见赵虹有那铅笔,而自己却没有,不闹才怪了。

看赵军买了烟,李宝玉想了想,也掏钱买了两条。

别看李宝玉跑山时比较莽,但他情商很高。

过一阵子,赵军要上班,而他就要去和林祥顺学开车了。他又不是林场员工,无论是和林祥顺,还是和车队的其他人,都得搞好关系。

“二斤槽子糕、二斤炉果、二斤小麻花。”

“我也来这些。”

“糖球要二斤。”

“我也要。”

二人又买了些零嘴,一人提着好几个黄纸包出了商店的门。

他们出了国营商店没走多远,两个穿黑布棉袄的汉子从商店旁边的胡同走出,跟了上来。

他们都戴着狗皮帽子,走路都低着头,看不清样貌,都中等身材。

被人跟了两条街,赵军就察觉到了,他也不回头,只把所有东西都交于一手拎着,另一只手往后一伸,把棉袄后襟往起一撩,正露出一把侵刀来。

那二人正跟的起劲,突然见赵军一个动作,二人好奇之下定睛观瞧。

当看见侵刀的一瞬间,二人立刻止步,他们认得这是跑山人用的刀,更知道能在大山里抠钱的人,可都是狠人。

更有甚者,那些五、六十岁的跑山人,侵刀上甚至沾过人血。

二人自动退去,赵军也没多做理会,只和李宝玉往家走。

没错,那火车确实是两端对发,可等回屯的车过来,那得是两个半小时以后了。

赵军和李宝玉在镇里没有去处,这大冬天的,又不能在外头干等着,还不如直接走回去呢。

将近四十里地,等他们快走到家时,已经将近五点半了,天都黑了。

刚一进屯子,赵军只觉得脸上一凉,抬眼一看,天上下起了清雪。

赵军转头望向大山,心里不禁担心起来。

7017k“兄弟,那我就不送你了。”

“大哥,你快和嫂子吃饭吧。”

李大勇刚出赵家门,一听到关门的声音,王美兰就出言埋怨赵有财:“你今儿搁外头跑一天还不够,明天还要一天一宿?”

“不是一天一宿。”赵有财摇头,道:“明天我们过去,圈一下猪踪,确定完了山场,在山上住一宿,后天再打。”

“那得两天呗?”

“嗯。”赵有财点了点头,道:“两天,咋也给它干下来了。”

“我看你是魔障了!”

第二天一早,赵有财又起了个大早,刚过五点,天还没亮他就开始忙活,切咸菜条、贴大饼子、蒸粘豆包。

要在山上奋战两天一夜,不带够了吃的哪能行啊?

等到过了七点,赵有财把吃的都准备好了,这才出门去通知王强、林祥顺。

八点之前,赵有财回到家,过不一会儿,他就一手拎着枪,一手拎着挎包的往外走。

正在吃饭的赵军见此惊讶,放下筷子就要去问,却被王美兰拦住。

王美兰没好气地道:“别管他,吃你饭。”

赵军一看就明白了,准是那赵二咕咚惹自己老娘生气了。

等他吃完了饭,却也回了自己房间,拿过挎兜,背在肩上,但他不曾拿枪,出了房门对王美兰说:“妈,我去镇里了啊。”

“儿子,你慢着点。”王美兰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掏出了一卷钱,向赵军递了过来。

赵军伸手,但并未去接,而是把钱推了回去,说:“不用,妈,我兜有钱。”

赵军说完,便往外走去,王美兰收起钱,小声嘀咕道:“还是我儿子好。”

赵军刚一开门,就见李宝玉正在他家门口,似要伸手拽门,不想却与赵军来了个顶头碰。

“走。”赵军只说了一声走,就与李宝玉并肩向院外走去。

二人出了屯子,直往那天赶大集的地方走去。

去镇里的小火车,会在上午九点半左右在那地方靠站。

二人出来的早,也不着急,溜溜达达地往那边走。

李宝玉道:“哥哥,我爸跟我大爷他们又去打那猪神了,说是今天打不着,就誓不还朝。”

赵军闻言,甚是无语,这种言辞,一听就是出自李大勇之口。

誓不还朝……有点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啊。

见赵军不言语,李宝玉又道:“听我爸说,他们今天也要赶仗子打。”

赵军随口来了一句:“他们人多、枪多,真没准能打下来。”

二人到了上次赶集的地方,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就只有一些来往的行人,和一些同样等着坐小火车去镇里的乡亲。

赵军和李宝玉和熟人们打了招呼,就在车站等着车来。

说是车站,其实就是一棵大柳树,上面挂个木头板子,木板上使油漆刷了俩字:车站。

二人于此等候片刻,那小火车就在一声汽笛声中缓缓行驶而来。

赵军和李宝玉上了第二节车厢,车厢门口摆着张桌子,桌子后坐着售票员。

“俩人的。”赵军拿出两毛纸币递了过去,售票员借过钱捏在手里,从旁边的小盒子里拿出两个二分的硬币给了赵军。

二人进到车厢内,车厢里没有座位,所有的人都或站或坐,他们找了个人人少的角落,靠在车厢壁上。

车停站大概五分钟,就重新启动,等过了一個多小时左右,就听售票员喊:“永安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