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桔 作品

第1335章 蛮人治蛮(第3页)

“公爷,话虽如此,但日逐王毕竟是草原人,

他若在都护府内权力过大,恐会引起乾人官员的不满,

不利于都护府的团结协作。

而且,草原各部向来复杂,矛盾众多,

他能否公正地处理好这些事务,还需斟酌。”

严友贤说话毫不客气,一边说着一边摇头,脸上满是忧虑。

乔刚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我赞成靖国公的提议!

日逐王为人豪爽,重情重义。

这段时间与我们并肩作战,我深知他的为人。

他一心向往和平,希望草原与大乾能够友好相处。

有他在,定能将草原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促进榷场合作。

更何况,还可以建立如按察使司这般的监督机制嘛。”

又有一位按察使司的官员站起身来,冷冷地说道:

“乔将军,你说得轻松。

监督机制岂是那么容易建立的?

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更多矛盾。

我认为,让一个草原人在都护府内担任要职,实在不妥。

我们大乾人才济济,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权力交给一个外人?”

此人神色冷峻,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

眼神中满是对拓跋砚的不信任。

拓跋砚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面色平静,没有丝毫的恼怒。

待众人稍作停顿,他向前一步,抱拳说道:

“诸位大人,拓跋砚明白你们的担忧。

我虽出身草原,但蛮国倒行逆施,屡屡发动战事,

本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而且,自本王归顺大乾以来,便一心向乾。

这段日子里,通过榷场,本王看到了一条和平相处的路,

也愿意为边疆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若能在都护府内任职,本王定会妥善处理草原事务,不偏袒任何一方。

若有违背,愿受大乾律法严惩。”

拓跋砚的声音坚定有力,眼神中透露出诚恳与决心。

但在场诸多官员可不管这哪的,一个个的踊跃发言,言辞一个比一个激烈,

争吵一直从早上吵到了晚上,也没有吵出一个所以然来,会议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