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侵攻伊势(第2页)
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是花山院持忠,此人虽在《尊卑分脉》等宗谱图中被记载为“花山院忠定之子”,但实际上是“南方近卫息(南朝关白近卫经家之子)”。
据伏见宫贞成亲王的《看闻日记》记载,应永二十三年(1416年)忠定去世,时年三十八,无嗣。此时“南方近卫息十二岁”(他在宗谱图上的位置关系并不明确,但从年龄推断,可能是陪同后龟山天皇出京的近卫经忠之孙),曾一度成了花山院长亲(南朝内大臣,此时已出家)的养子,随后又以花山院持忠之名成为花山院忠定的养子,并继承家业。持忠后来官至内大臣,于文正二年(1467年)去世,被追封为太政大臣。
以近卫家和西园寺家为代表,争夺家督之位的两个派系往往分属于南、北朝,家族在京都公家社会中的位置大多已被北朝一方的家系所占据着,曾在南朝方出仕之人即便回到京都也不再有立足之地。考虑到这种情况,“南方近卫息”通过继承花山院家、改换姓名,在公家社会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以说是完全侥幸。
之所以织田信长会选择对伊势一国进行攻略,是因为北畠家对北伊势诸郡的影响力不大,以及眼下织田家继续开疆拓土、积蓄实力。
尽管织田信长非常想将尾张一国全境一统,但他深知上杉家并不是好惹的,加上上杉家还在治下领国之中大肆招募常备军势。一旦织田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对东尾张的上杉领发起侵攻,那么极有可能遭到北面、西面两面夹击。
故而,织田信长可不会去做赔本的买卖。
由于织田家很早就与盘踞在伊势长岛一带的一向一揆众达成协议,所以织田信长就派遣家中猛将泷川一益作为大将,率三千余军势悍然渡过木曾川、长良川等位于伊势、尾张两国境目地带的河流后,攻入了伊势的桑名郡境内。
织田信长出于稳妥起见,并没有独自侵攻北伊势诸郡,反而是与雄踞南近江诸郡的六角家进行联手,两家分别从东面、西面两个方向攻入,六角家自由切取三重郡,以及三重郡以南之地;织田家则是自由切取桑名郡、员弁郡、朝明郡三郡之地。
正所谓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对于织田家的这个提议,六角义贤很快就答应了下来。因为,织田家的提议对于六角家来说实在是太过于诱人了。
六角家很早就开始将势力延伸至伊势境内,六角家重臣蒲生定秀之女还嫁给了龟山城城主关盛信,使得鹿伏兔家、国府家、神户家等关家的庶子家先后都成为了六角家的旗下国人领主。
现如今,织田家意图攻略北伊势诸郡,并以三重郡交由六角家来自由切取,就意味着六角家一旦兼并了三重郡全境,就能领有北伊势的三郡之地,还能顺势将千种家治下的菰野铁山收入囊中,更能完全取代北畠家在北伊势诸郡之中的影响力,进而对盘踞在安浓郡的长野工藤家施加压力,迫使其尽快臣从于六角家的军门之下。
而且,此次还有织田家从中策应,可以说六角家对三重郡发起侵攻所收到的阻力将会减少很多。
加上六角义贤早就看不惯三好长庆称霸于近畿诸国、把持幕政,但碍于自身实力还不足以与三好家相抗衡。
若是能以最小的代价来开疆拓土,六角义贤自然是非常乐于见到的。
于是,六角义贤为了策应织田家的攻势,便派遣家臣小仓三河守(蒲生定秀女婿)、小仓作左卫门(小仓家庶流)、布施三河守、三井治秀等人率三千余军势进入铃鹿郡境内,并以关盛信、鹿伏兔定长、神户长盛、国府盛种等旗下国人领主们为先导役,大举攻入三重郡。
面对六角家、织田家的两面夹击,时任千村家家督千种忠治(千种忠房)是左支右绌、狼狈不堪,北方一揆很快就全线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