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诛杀山口(第3页)
而后,山口教继还在今川家的支援下,接连击退来自织田弹正忠家的侵攻,保住了领地。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张飞管他叫做“三姓家奴”,意思是他最先侍奉并州刺史丁原,后来又背叛丁原投奔董卓,之后又杀董卓供王允驱使。等到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把朝廷打散之后,吕布还先后投奔袁术、袁绍、刘备,最后自己又创业单干。但在下邳被部将捉了献给曹操。为了活命,吕布又打算投靠曹操,幸好刘备在一旁善意提醒“君不见丁建阳、董仲颖之事乎”,曹操这才下令将其缢杀后斩首示众。
吕布总是自诩是天地之间的大英雄,至少艺术作品里的貂蝉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他不明白,身为一名武将,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有一件事情绝对不能做,那就是叛变。一而再再而三的叛变,男子汉大丈夫,还怎么能在天地之间立足?
吕布已经是叛变这方面的集大成者了,但在扶桑境内,还有人想效仿其所作所为,就是这位山口教继。
山口教继先是叛离织田弹正忠家,再叛离今川家,还打算叛离上杉家。可以说已经到了背叛成了习惯,背叛成了爱好。
但山口教继还是太过相信自己的能力了,认为自己在几家大名之间反复横跳也没有关系,他也太轻视这个乱世对人品的制约力了。无论世道乱不乱,礼仪、道德、荣辱、廉耻等那都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不能因为乱世沦丧,人心崩坏,就可以随波逐流,自甘下流。
越是混乱的,缺失道德的时代,拥有高尚品格的人,才越能成就大事儿。
否则武力值第一的吕布不为人所敬,而宽厚待人的刘备却可以成就帝业呢?
纵观古今中外,又有几个背叛君主的人落得好下场?
所以,山口教继不被矢野纲直所杀,也依旧避不开死于非命的结局,只不过死法不同罢了。
因为,人无信不立,将无德不成,山口教继一度成为织田弹正忠家的重臣,还成为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他狡诈,敏感,多疑,反应快,有头脑,够残忍,他符合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大业的所有基本条件,但却唯独缺少了一点,那就是尊重自己的心。
背叛了别人,不仅仅是在伤害信任之人,同时也是在侮辱自己。